海外媒體報道稱,有太平洋天堂之稱的法屬新喀里多尼亞政府宣布,禁止捕撈鯊魚,以降低此類奢侈品的供應。
此法國屬地當局表示,新喀里多尼亞決定在其專屬經濟水域(eez)內對所有種類的鯊魚,禁止從事包含捕撈、持有或商業行為等活動,其經濟水域面積大小相當于一個南非。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數據顯示,人類每年殺死約1億尾鯊魚,大多都是為了鯊魚鰭,以提供制作昂貴又奢侈的魚翅湯品。
自然資源保護論者警告,許多鯊魚種類資源已面臨生存威脅。fao表示,在過去一百年間,世界上約有九成的鯊魚資源消失,大多是因為過度捕撈所造成。
鯊魚翅湯品曾經被視為僅有上流社會才有辦法享受的奢侈品,但如今隨著經濟成長富裕,且將此類奢侈品融入慶典活動中,導致鯊魚資源逐漸銳減。
新喀里多尼亞政府也禁止一種稱為“鯊魚喂食”的活動,那是現今流行的一種令人非常興奮刺激的旅游活動,該活動包含可在一個近距離方便的地點喂食鯊魚,近距觀察它們。
在中西太平洋區域,法屬新喀里多尼亞加入其它禁捕鯊魚國家的行列,包括法屬波里尼西亞、帛琉及庫克群島,在其水域建立鯊魚保育區。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thea jacob表示,此舉將可阻止亞洲漁撈船隊到新喀里多尼亞專屬經濟水域捕魚的企圖心。這是一個很好的決策,將對所有的物種帶來良好影響。
新喀里多尼亞的決定使世界各地保護鯊魚資源的趨勢逐漸增溫,今年三月,由178個會員國組成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終于作了決定,批準禁止進口污斑白眼鮫、鼠鯊及3種類型的雙髻鮫及蝠魟等物種。上述物種現已加入大白鯊、鯨鯊及姥鯊的行列,實施國際貿易規范管理。
來源:中國水產養殖網綜合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