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亞洲交易時段nymex原油價格延續升勢,并一舉突破100美元/桶,這是該價格自去年9月以來首次上破這一關口。
市場人士認為,此次原油價格上漲受兩到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方面,上周美國原油庫存大幅降低936萬桶,為年內最高單周降幅,遠高于市場普遍預期的降低230萬桶。其中,進口下滑至74萬桶/天,美灣和中西部庫存均有較大幅度下滑,汽柴油庫存分別下滑18萬和227萬桶。另一方面,西北非局勢進一步升溫——埃及軍方向總統穆爾西提出下臺要求,利比亞反對者關閉多座油田,原油產量下降近1/3,尼日利亞石油聯盟號召發動全國罷工,市場擔心原油供給將出現進一步下滑趨勢。
摩根大通近期曾發布報告認為,目前油價曲線結構非常接近2007年大漲前的情形,而且wti和布倫特原油的價差正在不斷收窄,釋放出原油市場走牛的信號。
那么,原油牛市是否已經來臨?商品能否在原油的帶動下重拾升勢呢?對此市場產生了較大分歧。
自6月20日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給出逐步退出qe時間表后,大宗商品市場的悲觀情緒就一直在蔓延。“由于qe退出預期的增強,今年三、四季度大宗商品價格走勢難以樂觀。”海證期貨研究所負責人倪成群表示。
而摩根大通對大宗商品走勢則持樂觀態度,并呼吁客戶馬上行動起來,超配大宗商品。這是摩根大通自2010年9月以來首次針對大宗商品發出增持建議。它的理由是,一方面,全球經濟增長和通脹水平可能將很快見底,增長和通脹將帶來商品價值的上升。另一方面,金屬價格已經跌到明顯會迫使企業減產和市場新增需求的水平,經歷15個月的去庫存化過程后,中國買家將很快地意識到,重新建立庫存的大好時機已經來臨。在此前黃金價格走低的過程中,中國市場的購買量已出現大增。摩根大通預期,中國將重新產生出進口銅和石油的動力。
對此,海證期貨分析師陳東亮表示,雖然她對商品走勢并不看好,但也認為商品價格下跌的空間已非常有限。目前大宗商品價格已接近底部,但還缺乏大幅上漲的基礎。
來源:期貨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