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usda公布了截止6月1日當季農產品季度庫存和種植面積報告,雖然顯示出新年度大豆面積增加,豐收預期顯著,但陳季庫存供應緊張卻也進一步加劇。在當下國內生豬、家禽等養殖業穩步恢復階段,庫存較低的飼料企業存在豆粕等飼料原料的備貨需求。同時,隨著預售合同的執行,豆粕的供應增幅較為緩慢,在新季大豆收割上市之前,豆粕仍將呈現近強遠弱格局。
美國農業部在6月28日公布,截止6月1日當季美國大豆庫存為4.35億蒲式耳,低于此前市場的平均4.41億蒲式耳的預期。由于美豆壓榨和出口一直良好,其陳季大豆已經供應緊張,這在usda的供需報告、周度出口銷售等報告中,基本得到證實。按照美國農業部6月供需報告公布的預期,其2012/13年度大豆出口目標為3620萬噸,而截止6月6日,美國已經銷售陳豆3666萬噸,裝船已經完成3500萬噸,可見若不洗船,即便不再新增出口,美豆的年度出口任務也已經超額完成,于是5、6月美國部分企業從巴西、巴拉圭等國進口大豆,進行生產壓榨使用,也就不足為奇了。這一點便繼續支持了陳季對應的近月市場。
避開國際市場不談,我國豆粕市場的供需結構目前也呈現出近強遠弱的狀態。截止6月28日,我國港口地區豆粕庫存為55.3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30.6萬噸,較2012年12月底略微減少9.2萬,較上月環比則增加16.1萬噸。這表明國內豆粕供應的緊平衡格局正緩慢改善,尤其在6、7月南美大豆集中到港的狀態下,豆粕庫存緩慢恢復,不過,8、9月大豆到港料減少至950-1000萬噸,且國內豆粕目前多以合同預售模式為主,而預售周期已經部分進入8、9月,于是南美大豆6、7月的集中到港,并不會給近月豆粕帶來過大壓力。而中國、美國大豆上市的新季,則會集中對市場構成沖擊,并很可能使緊平衡的豆粕向寬松環境轉變。
來源:中國證券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