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稱“外匯局”)6月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結售匯順差大幅下降61%,這是自今年以來結售匯順差規模連續第二個月下跌。
與結售匯順差大幅下降趨勢一致,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新增外匯占款數額出現大規模下降,5月份新增外匯占款僅為668.62億元人民幣(約合107億美元),比上月下降77%,而4月份的環比增幅為24%。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新增外匯占款和銀行結售匯順差同時大幅減少,表明資金流入規模降低;同時新增外匯占款過山車的升降幅度更加直觀地反映了監管部門在5月份出臺系列打擊外貿數據作假等政策措施初見成效;而結售匯順差規模延續下降勢頭表明市場對人民幣持續升值的預期盡管仍然持續但相比3月份有所緩和。
外匯占款、結售匯順差“雙降”
6月15日,人民銀行公布5月份金融機構外匯占款數據顯示,5月份新增占款數據縮水嚴重。5月份我國新增外匯占款數據僅為668億元人民幣,相比4月份的2943億元人民幣,降幅高達77%。
一位外資行分析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稱,新增外匯占款數據經歷大規模下行表明在監管部門5月初推出系列打擊貿易數據作假、嚴厲監控熱錢流入措施初見成效。
“不管是5月份出口增幅大比例回落至1%還是新增外匯占款大規模下行都表明套利資金流入情況減少,一些處于觀望狀態的資金被5月出臺的新舉措擋在了門外。”上述外資行分析師告訴本報記者。
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中國內地5月份商品出口同比增長只有1.0%,而4月份同比增長14.7%。經季調計算后,5月份出口季調環比下滑3.9%,而4月份則季調環比增長2.2%。其中最主要的疲軟來源是對中國香港的出口,季調環比大幅回落27.2%,反映出過去幾個季度對香港地區出口數據中的“虛高”部分被剔除。
與新增外匯占款下行趨勢一致,外匯局公布的5月份銀行結售匯順差也呈“腰斬”之勢。
據外匯局公布的數據,2013年5月,銀行結匯1567億美元,售匯1463億美元,結售匯順差104億美元,相比上月,結售匯順差規模月度環比下降61%。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