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農業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印度已經超過泰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大米出口國。數據顯示,2012年印度出口大米1025萬噸,較上年激增了120%。相比之下,泰國去年大米出口僅為700萬噸,較上年減少了35%。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泰國一直壟斷著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國的地位。
泰國大米出口減少的一個原因是泰銖對美元匯率已經創出19年來新高,同時泰國政府開始高價收購大米,結果用于出口的大米有所減少。印度大米出口激增的背景是由于2011年大米豐收,印度政府放寬了一部分廉價大米的出口限制。今后印度仍將促進出口,不少觀點認為雖然印度將兼顧國內糧食供求,但每年出口量將維持在1000萬噸左右。
在進口國中,尼日利亞為340萬噸,增加33%,躍居首位。而塞內加爾為120萬噸,增加50%。中國2012年的進口量為290萬噸,比上一年增長5倍,增長迅速,從第18位躍居第2位。有分析認為,由于經濟增長,非洲購買力出現上升,而人口也以超過亞洲的速度增長,今后有望成為亞洲大米的主要消費地區。
作為國際性價格指標,泰國大米的出口價格(1級長粒米,船上交貨)目前為每噸619美元。由于泰國政府最近出售了部分過去儲備的陳大米,與創出最近高點的2月中旬相比下跌了約9%,但相比泰國政府啟動高價收購前的2011年6月仍然高出約10%。(中國經濟網)
來源:中國經濟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