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鎘大米”引起國內關注同時,國際上的“鉛大米”風波也持續不斷。今年4月,美國蒙茅斯大學一項研究指責來自亞洲等地的大米鉛含量嚴重超標,但這項研究的負責人21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承認,他們的檢測儀器出現問題,已要求有關期刊“暫且不發表”這一論文。
在今年4月舉行的美國化學學會年會上,美國蒙茅斯大學助理教授查納古拉伊·通格薩伊發表報告稱,美國從亞洲、歐洲和南美洲進口的大米鉛污染普遍嚴重,鉛含量從每千克6毫克到12毫克不等,超標數十倍。其中,來自中國的大米鉛含量最高。研究結果經媒體報道后引起高度關注。
通格薩伊的報告結論公布后,就有專家提出質疑。從事土壤重金屬污染研究多年的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所專家魯弗斯·錢尼告訴新華社記者:“知道這件事后,我馬上給通格薩伊寫信。(此前)全國調查表明,美國大米鉛含量為每千克0.007毫克,因此通格薩伊的結論似乎不太可能?!?/p>
南京農業大學教授潘根興說,即便在湖南等土壤重金屬污染嚴重的水稻產地,他們也從未檢測到如此高的鉛含量。他推測說:“他(通格薩伊)是食品方面的專家,可能對土壤污染機制不十分清楚?!?/p>
對這一“烏龍事件”,美國大米聯合會說,問題主要出在研究人員公布研究結果前沒有遵循要先通過同行評審這一業內準則,這是又一反面例子。
來源:北京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