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遠在英國和澳大利亞的超市,都開始被迫對嬰兒配方奶粉實行限量購買,原因在于中國對外國產奶粉的需求量大得可怕。
以2008年導致6名嬰兒死亡、30萬名嬰兒患病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為開端,中國國內市場爆發了一連串的安全丑聞。隨后,中國內地的買家開始在全球范圍內搶購罐裝配方奶粉。
對海外產配方奶粉的巨大需求催生了走私集團和企業冒險:網上銷售的奶粉每罐價格達150至200元人民幣(合24至32美元)。預計今年中國嬰兒將消費145億美元的奶粉。
配方奶粉的生產也在承受壓力,全球最大奶制品供應國新西蘭發生嚴重旱災,推高了原料奶粉的價格。作為亞太風向標,3月份新西蘭原料奶粉的價格環比上漲了30%。
奶粉搶購潮已迫使多地政府進行干預。在內地游客經常把貨架上的奶粉搶購一空的香港,政府從2月份開始限購奶粉并在海關進行檢查。已有走私者因企圖攜帶1.8千克以上奶粉離境而遭拘捕。
奶粉搶購潮的影響遠遠超出了香港超市的貨架。
地產分析師表示,搶購潮正在改變這座城市街道的面貌——藥店開始取代服裝店和面館。有些旅行社甚至把前往澳大利亞等目的地的機票漲價,直接歸因于中國內地搶購奶粉游客人數的增多。
本月,wmmorrison、森寶利(jsainsbury)、阿斯達(asda)和樂購(tesco)等英國超市開始限制顧客只能購買兩罐嬰兒配方奶粉。
英國零售商協會(britishretailconsortium)的理查德-多德(richarddodd)表示:“這一做法是應生產商的要求推出的。生產商認為,某些有組織的顧客群體可能會大舉買入奶粉之后再出口。”
達能(danone)已在中國在線平臺天貓(tmall)上銷售荷蘭產配方奶粉,借此防止利潤流到走私者的腰包。
喬希-諾布爾(joshnoble)香港、尼爾-休姆(neilhume)悉尼補充報道
來源:作者: superman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