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廣播公司4月3日報道稱,根據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結果顯示,用于降低膽固醇含量的眼藥水或可預防一種最常見的視覺疾病——視網膜黃斑變性,這是導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醫生們對老鼠和人進行實驗,并將研究結果發表在《細胞代謝》期刊上。研究結果顯示,當免疫細胞被脂肪阻礙或包圍時,它們將變得具有破壞性。由此表明高膽固醇含量會影響免疫系統,并導致視網膜黃斑變性的產生。
黃斑處于人眼的光學中心區,是視力軸線的投影點。黃斑區比周圍視網膜顏色暗些,是視力最敏銳的地方,負責眼睛對細節的辨識。它對閱讀、駕駛及辨別人臉具有重要作用。黃斑變性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病變時,眼睛內的光感細胞首先開始“干澀”,然后損壞,最終導致眼睛失明。
但也有人稱這個研究仍然處于初級階段。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