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非魚苗企正在打一場毫無節奏的硬仗?;蛟S,今年春苗市場對于苗企而言,又是一個遠離預期的“寒冬”。
羅非魚苗企正在打一場毫無節奏的硬仗。暖冬使苗企的生產提前,但養殖市場的投苗需求卻并沒有因此而同步。生產與需求的脫節,讓苗企有股拳擊棉花后的無力感,此前早早有苗產出可沖銷量的欣喜蕩然無存。
據悉,3月中旬從海南發往廣州的水花價已跌至100元/萬尾左右,苗企激烈廝殺的態勢可見一斑。“我現在不怎么往廣州發水花了,這個價格做不了。”海南新吉水產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學軍說。或許,今年春苗市場對于苗企而言,又是一個有別于預期的“寒冬”。
春苗生產提前,產花量各有千秋
“春節后到現在,海南天氣很穩定,陰雨天氣持續不超過兩天。接觸羅非魚十年,還沒碰到過今年這么好的天氣。”3月1日,筆者見到海南昌盛魚鱉種苗場總經理周旭時,他表示今年春苗生產早于往年,且每天產量穩定有100多萬尾。“我這邊產花量比較正常,有些同行產花量比較少。”周旭補充說。
根據筆者3月初走訪的情況,海南羅非魚苗企對各自的產花量滿意度不盡一致。“現在生產量不是太理想,平均一天才100來萬尾水花,往年3月份高峰期一天有400 來萬尾。” 海南吉富水產品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劉志利說。何學軍也稱這段時間產卵量比較少,平均每天30來萬尾。“去年12月份到今年1月初,親魚一直有產,但是量不大,整體來講今年親魚休養的時間很短,所以產卵量偏少。”何學軍分析道。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