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曾有多家專注于企業并購(m&a)業務的咨詢機構和投行向《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表示,伴隨著2013年全球經濟復蘇,全球m&a業務會在去年的基礎上進一步活躍。
但除了今年1~2月份在美國出現了幾個大單,全球市場整個上半年不管是在并購單數還是并購價值方面,相比去年都出現了大幅下滑。
高偉紳律師事務所(clifford chance)全球公司業務主管馬修·萊頓(matthew layton)對本報記者稱,通過對全球范圍內370家公司董事會的調查得知,日前市場并購情緒仍然比較謹慎,各大公司仍然致力于改善本公司的負債表,并購數量非常有限,尤其是歐洲市場上企業的并購情緒較為謹慎。
歐洲市場挑戰
自歐債危機以來,處于去杠桿過程的歐洲企業一直作為并購市場標的被津津樂道,中國企業赴歐洲并購的新聞也頻頻出現,市場也普遍認為,目前歐洲企業的估值普遍低于或者處于相對合適的價值區間,但歐洲并購市場上半年并未如市場預期那般活躍。
萊頓稱,高偉紳對全球370個公司的調查顯示,目前公司比較謹慎,并購情緒不高,仍然專注于修復自家的資產負債表,專注于核心業務。
“歐洲市場上并購低迷的原因在于三個方面:一是歐洲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二是匯率、歐元區存續的風險;三是社會問題比較嚴重,尤其是年輕人失業率平均20%以上的水平都對并購發起公司是一種風險,因此發起方會比較謹慎。”萊頓對媒體表示。
結構性錯配
高偉紳德國業務主管阿恩特·斯坦格爾(arndt stengel)表示,一方面是因為歐洲市場本身的挑戰,歐洲并購市場上還存在結構性錯配的問題。
斯坦格爾介紹稱,歐洲一些具有并購價值的企業不缺現金,沒有意愿出售,而反之有資金需求的企業并購價值則稍顯不足,因此造成“出售價和購買價之間的差距很大”。
目前到歐洲尋求并購的企業一般希望借并購實現購買高科技知識、獲取品牌以及開拓市場等五個目標,因此具有吸引力的國家一般是英、德、法和北歐國家。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