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京周四表示,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rosneft計劃和中國簽訂一份價值600億美元的石油供應協議,這也標志著俄羅斯將進一步把石油供應向歐洲以外地區轉移。
普京是在圣彼得堡的一次經濟論壇中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會面時提及這一進展的。普京表示,“毫不夸張地說,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一直在準備這份大規模合同,將向中國提供數億噸的石油供應,這個協議的總價值將會超過600億美元。”俄羅斯正在積極增加向中國的石油出口,亞洲國家現在已經占據俄羅斯石油出口總量的近五分之一。
作為俄羅斯能源協議的最終決策者,普京總統還在周四的會晤中告知張高麗副總理,他對中國和天然氣企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以及諾瓦泰克公司的合作有很高的期望。
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聯系日趨緊密,兩國在包括朝鮮核問題和敘利亞內戰等大量國際事務中通常保持一致立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在3月把俄羅斯選做了上任以來首次海外出訪的目的地。
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在2013年3月同意增加對中國的供應,將每年對華原油供應量提高一倍至3100萬噸,俄石油則將從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獲得20億美元貸款。一個消息來源指出,周四的這個交易就是與當時的協議相關的。
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首席執行官伊戈爾-謝欽(igor sechin)之前曾表示,對中國的石油供應規模最終會增加到目前的三倍,但是也沒有說明具體的時間框架和增加的這部分供應將會來源于何處。他在周四的公司股東大會上表示,東西伯利亞的油田將是未來五年中俄羅斯對中國輸油管線運量增幅的主要供應來源。
不過市場人士指出,伊戈爾-謝欽所指的vankor和verkhnechonsk這兩個油田都已經接近產量峰值,開發新的油田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此外,新的管線運輸能力也必須跟上,才能滿足大規模的出口增長。
俄羅斯5萬公里輸油管網中的絕大部分集中在西西伯利亞,并最終進入歐洲。俄羅斯在2009年啟動了espo向中俄邊境城市斯科沃羅季諾連接的第一階段工程。2011年1月,俄羅斯開始通過輸油管線向中國出口石油,每天運量為30萬噸。(騰訊財經)
來源:騰訊財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