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食品營養領域的網絡大v代表團走進天津康師傅生產工廠,參觀康師傅方便面生產線。科學一體化的生產流程受到大v們的一致肯定與好評,康師傅科技創新的應用及成果,再次接受公眾的檢驗并交上完美的“答卷”。
“稱雄”行業得益科技創新
作為方便面行業的巨頭,康師傅方便面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占據半壁江山,在行業獨占鰲頭并持續領跑,讓其成為我國食品行業最為消費者熟悉的主導品牌之一。
康師傅取得如此非凡的成就與其長期堅持科技創新密不可分。每秒鐘生產8包,全球生產速度最快的方便面生產線,讓康師傅年產值由最初的0.3億元人民幣到現在的超百億元人民幣。20多年來,康師傅不斷為行業帶來革新,各項創新技術為行業樹立了新典范,新標桿。
注重生產創新,品質生產有保障
康師傅生產線總體分為制面段、投料段、包裝段三大環節,三大環節下又有自動配粉投粉、復合壓延、粉包投料、克重檢查等十多道程序。這些環節相互協同,共同組成一條科學化、一體化的生產流程,為康師傅取得一年生產48億袋方便面的“業績”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一體化生產的基礎上,康師傅注重生產創新,儲面器就是其中的重要體現。儲面器是康師傅創始人魏應州的發明,也是康師傅的獨創工藝,方便面餅在儲面器這個四方形沒有頂蓋的大玻璃箱里曲折繞行,不僅有效緩解7道生產線與3道包裝線之間輸送時間上壓力,同時,也為生產線爭取7分鐘寶貴時間,不至于機器出現小故障時,影響生產。
為確保產品品質的萬無一失,康師傅還研制出了“克重機”,并將其廣泛應用到生產線。“克重機”可以精確檢驗每一袋方便面的重量,那些油炸時間過短或過長,水分去除不充分或去除過度,重量不達標的產品都會被淘汰掉,同時產品缺少料包的情況也大大得以減少。
兼顧產品創新,提升消費者體驗
在產品創新方面,康師傅同樣不遺余力。最早的方便面是方型的,在泡面時不得不掰掉四個角,這樣不僅沖泡起來麻煩,而且掰斷過程中產生的碎面也會影響產品的口感。在發現這一細節之后,康師傅耗費巨資,更換生產線,將方形的方便面制作成圓形,有力提升了消費者的體驗感。
在康師傅的生產線上,托著面餅的桶在機器投入叉子之后,有一個傾斜的動作,這個動作可以讓叉子固定在與料包的不同一側,保證叉子的齒尖就不會劃到調料包的包裝,以至造成意外的破損。康師傅方便面面餅中會有一個淺淺的凹槽,這同樣是康師傅的精心設計,為的是調料包能夠完好的放于凹槽中,減少運輸途中包裝破損的情況。
科技創新繼續助推企業穩步發展
科技創新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命脈,康師傅深諳此道。康師傅食品控股有限公司執行長韋俊賢在演講時曾表示:“企業只有以‘消費者為中心’、尋求技術升級,促進產品創新,才能為行業創造良性競爭的有利條件,才能進一步促進企業穩步增長”。
在未來的時間,康師傅會繼續加強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努力,也會把科技創新的成果應用在更廣泛的領域。在壯大企業實力,引領行業發展的同時,也繼續為消費者提供更方便,更美味,更健康的食品。
來源:轉載: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