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迪拜資深設計師拉臘•阿特金森(lara atkinson)以高田賢三(kenzo)、博柏利(burberry) 、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 、lv等時裝品牌2013春夏系列為靈感,接連推出了同款冰棒。雖然,看起來精致、誘人的冰棒讓很多人眼前一亮,但是口味越來越挑剔的資深冰淇淋吃貨更多的表示的是無感,對于見多識廣的他們來說,在冰淇淋創意時代,只有瘋狂絕技才能獲得真誠的點贊。
從奢侈消費到常規消費:冰淇淋市場競爭靠絕招
這樣的結果對于還在為冰淇淋口味或者品牌而糾結的人來說,多少有些不可思議。但是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從過去的奢侈消費到如今的常規消費,冰淇淋市場容量在不斷擴張的同時,行業競爭也更加激烈。
據權威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我國冰淇淋市場的份額已達700億以上,每周人均消費次數高達四次。市場份額擴大、消費常態化讓更多投資者涌入市場。在這個過程中,各大企業紛紛亮出絕招,以期來吸引更多消費者。
比較明顯的就是在口味和品牌上的競爭。前者對冰淇淋的原料和工藝都會有很高的要求,除了要求口感的奶香濃郁外,還追求食材的搭配健康;后者則會賦予產品某種情感的意義,比較著名的案例就是某國外大牌的“愛她,就要請她吃xx”。
然而,伴隨競爭的不斷升級,口味和品牌上有優勢的企業都表現出了疲態。口味好、系列全當然容易獲得青睞,但是卻非常容易被人模仿或者抄襲,品牌沒有任何辨識度。以品牌主打的企業面臨的問題是,在成功抓住某類消費人群后,難以有更高的市場作為,即無法全面吸引顧客而導致競爭受限。
從初顯疲態到殺出重圍:誠意贏得顧客親睞
那么在這種殘酷的競爭下,真的沒有企業無法打破局限成功突出重圍了嗎?這又回到我們文章開頭所說的問題,在走過了產品和品牌兩個階段后,冰淇淋市場已經進入了創意取勝的階段,依靠獨一無二的技藝打造出的形態和口味各不相同的產品不但吸引普通顧客前來購買,而且也讓資深冰淇淋吃貨好評不斷。瘋狂消費的背后,當然有很多原因存在。
首先,冰淇淋成為一種常態化消費后,受眾群也從過去的年輕人追捧轉向全民消費,口感要求當然各種各樣;其次,冰淇淋作為一種日常休閑零食,只有在不斷推陳出新的情況下才能吸引消費者;第三,冰淇淋愛好者的主力軍還是以年輕人為主,花足心思的創意冰淇淋引來80、90后這類愛玩、愛創意的消費者的好評也是理所當然的。
其實,針對這種情況的成功案例有很多。作為市場上新興品牌的意冰客,口味和技藝都源自冰淇淋的發源地意大利,在確保品質的一流基礎上,積極創新,成功打造出集烤、炸、涮、烤、煎、蒸各種烹制手法于一體的全套產品系列,烤冰激凌、酥炸冰激凌、火鍋冰激凌、燒烤冰激凌、紅酒水果冰激凌幾十種令人驚喜連連的美味不但口味適合各類消費人群,更讓人在飽享美味的同時,感受到了創意帶來的喜悅。
說到底,無論是做美食還是經營企業,要想贏得消費者,靠得無非是“誠意”二字。肯花心思,當然有人來買賬。
來源:轉載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