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縣興隆鎮龍鳳村,別致的黔北民居前紫薇花與野百合開得正艷。
龍鳳村村民胡興紅與妻子在自家茶園里采摘茶樹翠芽。
霧氣漸次散開,青山碧水間,漫山遍野的茶園躍然眼前,猶如一幅水墨畫。深吸一口氣,沁人的清新瞬間沖散了山路顛簸的疲憊。
龍鳳村到了。
貴州省湄潭縣興隆鎮龍鳳村依山傍水,信步村中可謂一步一景。自山腰至山腳,黔北民居錯落有致地分布著。民居前,紫薇花與野百合開得正艷,香氣四溢。遠處的湖區水榭上,悠閑的村民正在休憩,蛙鳴犬吠聲中,仿佛走入了世外桃源。
湄潭因茶而興,龍鳳村也不例外。一年中,3月到11月都是采茶的好時節。只見三三兩兩的村民頭戴蓑笠,手執竹筐,穿梭于山路之中,在問明記者來意后,熱情的村民胡興紅帶領記者爬上高坡,來到自家茶園。茶樹長勢正好,采茶人惜茶如金,胡興紅將新采的翠芽小心翼翼捧在手中,“新采的翠芽不能放久,幸好村里有了自己的茶市場,翠芽隨采隨賣,以20多元一斤的價格賣給收購站,再統一向外出售。”
“湄潭翠芽是我們貴州響亮亮的品牌了,村中建起茶葉合作社后,新茶再也不愁賣了。有些福建、臺灣的客商來考察后,將普洱的生產地也搬到了龍鳳村。”胡興紅的妻子接過話茬兒。
漫步茶園,記者偶遇了前來消夏的梁婧一家。“我來自北京,在貴州的親戚推薦我夏天來消暑,不虛此行啊。”梁婧也坦言,知道龍鳳村的人還不多,如果游人過多,也許會打破這里的生態和諧,“茶園、湖泊,以及別處難以見到的動植物,造就了難得的原生態環境,希望這種生態美能保持下去。”近年來,來避暑消夏的人越來越多,“在農家樂吃住一天,平均花費僅50元,很多重慶人夏天都驅車來到這里,一住就是一個多月。”村民伍遠華告訴記者。
在龍鳳村,家家戶戶以茶為生。這里氣候濕潤,霧氣縈繞,土壤呈酸性,有生產茶葉的天然優勢。記者了解到,龍鳳村僅大大小小的茶葉作坊就有36家,全村茶葉面積5376畝,戶均8畝,人均年收入達到1萬多元。“縣里為幫扶茶葉外銷,給村里安裝了網線,有些村民直接在網上銷售,大批量給福建、廣東的客戶發貨,方便多了。”伍遠華說。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