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湖北、四川與安徽等多地刮起的白酒業整治風暴直指酒精勾兌,目標是肅清地方魚龍混雜的純糧酒品。
據悉,劉伶醉酒業其成品酒銷量出現了高速增長態勢,不過,基酒生產能力卻未獲提高,該公司不斷外購食用酒精進行勾兌成品酒。由此,劉伶醉酒業旗下多款低端并標注稱純糧釀造的系列白酒涉嫌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
據反映,劉伶醉酒業每月要購入近50噸酒精用于勾兌低端成品酒。據統計,一般情況下,100斤70余度的基酒加2斤水可降一度,通過計算,1噸基酒能勾兌出的成品酒不到2噸。劉伶醉酒業基酒儲存能力僅有萬噸,怎么可能生產出5萬噸成品酒。
劉伶醉酒業一位內部職工也向記者透露,自從劉伶醉酒業先后被當地長天集團、巨力集團等企業收購的數年間,劉伶醉酒業外購酒精的業務從未間斷過,原因是生產的中低端系列白酒(尤其是12元/瓶的“劉伶醉二曲”)如不采用酒精勾兌工藝的話,連成本都收不回來。
對于該公司是否存有外購酒精勾兌成品酒現象,劉伶醉酒業祖金寶總經理以對相關業務不熟悉為由婉拒了記者的采訪。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