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力
受h7n9禽流感波及,全市禽肉市場一片慘淡,尤其以雞為主的禽類產品跌入低谷。有“低”自然就有“高”,有人“憂”就有人“喜”。記者調查發現,市民餐桌或酒店宴席上也少有由雞鴨等家禽烹飪的菜肴,取而代之的是魚蝦等水產品。隨著市民對水產品需求的增加,水產業迎來一個與春節期間相媲美的銷售高峰。
魚蝦等水產品成“當家”葷菜
紅燒黑魚、清燉鯽魚、糖醋帶魚、清炒河蝦、糖醋魚塊……這是市民李女士家本周餐桌上的“硬菜”,除了基本的蔬菜、豆制品,每天都會變換一下葷菜種類,“雞、鴨都不敢吃,真不知道該吃什么了。”李女士無奈地說,從她家的菜單可以發現,魚、蝦等水產品的比例較以往大大增加,多半葷菜都是水產品。
隨著h7n9禽流感疫情的出現,不少市民在密切關注疫情變化的同時,餐桌上的菜肴也開始發生變化。記者走訪市區多家農貿市場和超市了解到,市民們已經在盡量避免食用雞、鴨等禽類食物,魚、肉、蔬菜類食物開始成為餐桌的主角。“老板,炸個帶魚,再點個麻辣魚!”昨日中午,在牡丹商業廣場步行街一家酒店內,記者發現市民選擇的炒菜多是魚類和蔬菜類,而像辣子雞、宮保雞丁、雞公煲等菜類則鮮有人點。
“能不吃就不吃,又不是特別好這口,魚肉也很鮮美!”一位正在市場購買草魚的市民告訴記者,原來雞肉絕對是“當家”葷菜,老人孩子都喜歡吃辣炒雞塊,禽流感出現后,雞肉類菜肴就從自家餐桌上消失了,就連煮雞蛋的時間都加長了。
“最近這幾天,家里的餐桌上幾乎沒有葷菜,大多是青菜類食物,有時孩子吵著要吃肉,就買點魚蝦和排骨回家做著吃,雞鴨之類的暫時不敢吃,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嘛!”另一位市民說。
水產市場生意火爆
消費者開始少吃禽類,改吃水產品作為蛋白質攝取的替代。以經營水產品為主的菏澤匯豐農貿市場,連日來生意火爆,日交易量比原來至少翻了一番。
“這段時間魚賣得快了,很多做雞的酒店都改成做魚了,我一天至少能批發3000斤。”一位正在忙著接貨的水產商戶說,這兩車魚都來自河南省鄭州市,剛剛拉到市場十幾分鐘,就被業戶搶購一空,由于淡水魚銷量大增,從外地入菏的淡水魚源源不斷,基本能夠保證菏澤市民的消費需要。
“只剩這么一點了,還要7塊5一斤啊。便宜點吧,剩下的我都要了。”一位市民正跟商販討價還價。最終,商販還是堅持7.5元一斤,那位市民還是買了。在采訪中,這
來源:牡丹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