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漁業穩步發展,南昌以漁(農)民增收、漁業安全、資源可持續利用為目標,通過壓縮捕撈、發展養殖,主攻加工、搞活流通等方式實施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
打造現代特色漁業產業鏈
南昌圍繞環境友好,產業發展,漁(農)民增收這個目標,突出主攻加工戰略和推進水產健康養殖兩個重點,確保漁業生態安全、水產品質量安全和漁業生產安全。同時根據市場需求,重點抓好大眾魚(常規魚)、小康魚(特色魚)、創匯魚和休閑魚這四類魚,培植以“七大家魚”為重點的大宗淡水魚及蝦蟹(河蟹、淡水小龍蝦)、鱖魚、黃鱔、黃顙魚(烏魚)等四大附加值高的優質水產品,進一步擴大漁業的外向度,打造現代特色漁業產業鏈。
2015年全市水產品總產量將達43萬噸
預計至2015年全市水產品總產量達43萬噸,比2010年增加8.5萬噸。2011—2015年年均增長4.1%。2015年全市特種水產品產量達到12.5萬噸,比2010年增加2.5萬噸。2011—2015年年均增長5%。2015年全市漁業總產值達到48.5億元,比2010年增加10.5億元。2011—2015年年均增長5%。2015年全市水產種苗生產達到42億尾,同比年均增長7%,良種覆蓋率達到80%。
打造九項重點工程
重點打造現代漁業標準化池塘改造、水產原良種繁育、水產品加工與出口、水生動物疫病防控、水產品健康養殖示范、水生生物資源養護、漁港、漁政基礎設施建設、漁業安全生產體系建設等九項重點工程,以充分調動地方各級政府和社會等多方面參與漁業建設的積極性,發揮公共財政投資的帶動作用。
對外開放,發展外向型漁業
在重點扶持以河蟹、黃鱔、淡水小龍蝦、鱖魚等名優水產品種的規模化生產的同時,有計劃有步驟的扶持一批水產養殖企業、養殖大戶樹立核心品牌,走品牌發展戰略。
圍繞日本、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的水產品市場需求,培育主導出口水產品,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自主品牌的水產加工產業,按國際標準組織生產與管理,完善養殖、加工、出口的產業鏈條;加強環鄱陽湖蝦蟹養殖加工出口產業區的建設;積極做好淡水魚糜加工出口及淡水魚供港工作;建立水產品質量安全的長效管理機制,努力提高應對各類貿易壁壘的能力。
來源:南昌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