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新西蘭、澳大利亞之后,乳業大國荷蘭也“吃不消”中國消費者的旺盛購買力。為了保證本地嬰兒能夠通過零售渠道買到奶粉,日前當地各大中型超市、日用百貨店和藥店普遍施行了史上最嚴的限購政策,不分種類,每個顧客只能購買一桶奶粉。而在限購政策之下,專營代購荷蘭奶粉的網店只能銷售存貨并開始提價,目前部分網店已經出現斷貨。
荷蘭超市嚴格限購奶粉
以往中國人去荷蘭旅行,郁金香、風車模型、小木鞋等常常被選作當地特產帶回中國,但在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荷蘭奶粉成為最受歡迎的產品。不過相比游客們的“螞蟻搬家”,風生水起的代購業務卻買空了當地超市的貨架。始于2010年底的限購政策日前更全面收緊。
1月17日,有荷蘭媒體報道稱,荷蘭主要奶粉品牌牛欄和美素的生產商稱其嬰兒奶粉產品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其原因是中國人大舉在荷蘭購買嬰兒奶粉。為保證當地嬰兒的口糧不斷,各大超市、日用百貨店和藥店普遍采取限購措施,達到了不分種類,每個顧客只能購買一罐的嚴格程度。
而在網友拍攝的當地超市掛在奶粉區的英荷雙語告示上,英文說明了每個顧客的限購數量,荷蘭文的說明則多出一句話,即“由于全荷蘭市場短缺,很遺憾開始緊急執行此限購政策。原因是出口中國的兒童食品暴增。”
業內人士表示,荷蘭政府為了鼓勵生育降低育兒成本,對嬰幼兒奶粉零售有政府補貼,賣給普通消費者的價格甚至低于從生產企業直接訂貨的批發價。因此代購商們往往采取“人海戰術”,開車挨個店鋪購買奶粉,買空方圓幾十里的所有奶粉也不足為奇。有一張荷蘭奶粉代購者發在微博上的照片顯示,她的家中堆滿了不下200桶的美素嬰兒奶粉。
代購網店每桶奶粉漲20元
荷蘭超市的全面限購讓專營荷蘭奶粉代購的網店面臨斷貨之災,記者昨天從多家網店獲悉,原產地為荷蘭的美素、牛欄1、2段奶粉正極度缺貨,不少網店只能暫停接單,有貨的網店則開始提價,每桶加價20元銷售。
來源:轉載: superman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