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在成都錦江賓館內,正舉行一場特殊的白酒金三角研討會,一個眾多知名酒企業參加的閉門會議,沒有邀請媒體參加,卻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時間回溯到十天前,貴州茅臺集團申請的“國酒茅臺”商標獲得了主管部門初審通過,這個背景給白酒企業的閉門會議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8月1日,據參加該會議的相關人士向本報記者介紹,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水井坊等多家酒企都參加了這一會議,而如何對付茅臺的搶注國酒商標成為了這次會議的主要議題之一。“國酒茅臺”商標初審通過后,面臨3個月公示期,“國酒”商標之爭剛剛拉開帷幕。
未過審核先使用
“國酒茅臺”商標初審的通過引起了社會各界的質疑。
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主辦的“中國商標網”上,本報記者查詢獲知,茅臺集團于2010年6月9日申請“國酒茅臺”商標,初審通過日期是2012年7月20日。公示期為3個月,2012年10月20日為異議申請截止日期。
事實上,早在2010年7月28日,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便出臺規定,明確叫停國字頭商標審批。此前,從2001年起,茅臺便開始申請“國酒茅臺”商標,此前的9次申請均被駁回。
盡管“國酒茅臺”商標注冊并未通過,但據本報記者了解,目前,茅臺集團上下在對外宣傳上一直使用“國酒茅臺”的名號,在遍布全國的茅臺專賣店也可以隨處看到“國酒茅臺”的字體,甚至連茅臺員工的手機彩鈴也包含“國酒茅臺”的聲音。
本報查閱茅臺集團的注冊資料顯示,其提出申請的“國酒茅臺”商標有4個,注冊號分別為“8377467”、“8377491”、“8377511”、“8377533”,屬于注冊商標第33類,前兩個商標為漢字“國酒茅臺”,后兩個商標為“國酒茅臺”的圖文。
此次擔任“國酒茅臺”申請工作代理公司的是北京恒華佳信商標代理有限公司。當本報記者試圖采訪這家商標代理公司時,其相關負責人表示,不方便接受采訪。代理公司對茅臺申請“國酒茅臺”商標的事情非常低調。此外,茅臺集團上下也是守口如瓶,包括茅臺股份董秘樊寧屏和茅臺集團宣傳部部長葉遠鳴在內都不愿意對此事做出任何回應。
來源:轉載: superman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