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4年,由于實際控制人與核心管理層“兩張皮”,五糧液股份(000858.sz,下稱五糧液)長期受制于資方與管理層的利益博弈。受制于產權結構病癥,近年來五糧液白酒業大佬地位不保,在與茅臺競爭失意后,又被洋河股份超越。不過,日前五糧液的產權改革終于誕生:宜賓市國資委宣布,擬將其所持的五糧液股份公司20.07%股份劃轉至五糧液集團,這將改變五糧液集團對五糧液零控股的局面。
日前,五糧液發布公告稱,7月5日接到控股股東宜賓市國資公司(全稱宜賓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通知,宜賓市國資委擬將宜賓市國資公司所持的五糧液20.07%股份劃轉至五糧液集團,與此同時,宜賓市國資委持有的五糧液集團51%的股權無償劃轉給宜賓市國資公司持有,由此五糧液集團晉升成為上市公司第二大股東,不過五糧液集團只是“分羹”五糧液,國資公司仍是第一大股東。
公告顯示,本次國有股權無償劃轉前,宜賓市國資公司共持有五糧液56.07%的股份,約21.28億股,為公司控股股東,又由于宜賓市國資委持有國資公司100%股權,因此宜賓市國資委為五糧液實際控制人,而五糧液集團未曾持有公司股份。同時,宜賓市國資委持有五糧液集團100%股權。
業界分析,五糧液上市時,宜賓國資公司作為其第一大股東并不參與公司的生產和經營,也無法獨立處理事宜,而是將持有的五糧液股權托管給五糧液集團,正式由于這一托管關系讓管理層與投資方的利益沖突在此后的發展中日益凸顯,五糧液在資本市場上長期飽受爭議,其中最大的質疑在于關聯交易問題。
國內著名白酒專家鐵犁說,在以往產權結構病癥日益凸顯的環境下,五糧液在與茅臺競爭白酒雙雄過程中逐漸被洋河股份后來居上。而根據規劃,到十二五末,五糧液集團要實現上千億元產值。在五糧液集團和五糧液有了血緣關系后,更有利于規范五糧液的治理體系,旨在挽回其行業地位。
來源:轉載: superman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