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海天醬油披露招股說明書,海天上市所募資金將主要用于高明海天150萬噸醬油調味品的擴產工程。再加上現有的超過100萬噸的產能,海天股份預期將實現300萬噸以上的年產能。海天以超大產銷規模,將對中國調味行業的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
由于種種原因,我國調味品的發展長期囿于傳統低值的怪圈中,在規模和價格方面落后于日本、中國臺灣等地的企業。國際市場上的優質醬油份額大多數被日、韓和中國臺灣的企業所占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長期以來中國調味業生產廠家雜亂、行業集中度低、生產規模普遍偏小、技術設備落后、包裝品牌意識較差,不能獲得高附加值,削弱了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
海天味業董事長兼總經理龐康指出,以醬油為代表的調味業在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而面對日益開放的社會,僅有歷史是不夠的,必須走出歷史、傳統的誤區,大力提高國際競爭力,獲得充足的發展后勁,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調味品集團,中國調味產業才能獲得真正的發展。
海天醬油目前正在緊張建設中的募投項目,即著眼于把中國調味品“做大做強做專”的戰略目標。據龐康介紹,海天股份在技術和設備投入上堅持高起點的國際化標準,一方面是大面積建設用于原料發酵的玻璃曬池群和發酵大罐,如今總面積已超過60萬平方米,全國規模最大,為海天調味品大批量的天然釀造提供了基礎條件。另一方面,海天醬油一直堅持“硬件進口,軟件開發”的科研思路,即大力引進國外最好的設備,然后結合中國調味品的特點自主開發操作系統,既能充分發揮國際領先科技的優勢,又使海天產品的特色得到最佳的保證和傳揚。海天醬油的全套智能化生產線即是由德國原裝進口。不論清潔衛生、無菌灌裝、包裝封蓋都盡善盡美,是國內目前最先進的醬油全自動包裝生產線。其電腦化程控系統,使每條生產線的用工量不到8人,卻能創造每小時高達4.8萬瓶的生產速度,是對中國調味品傳統生產方式的劃時代的變革。
業內人士分析,海天味業高明基地的建成,對中國調味業的格局產生的深遠影響,標志著一直以來分散、弱小的中國調味業邁出了集團化、產業化以及品牌化經營的關鍵一步。未來的市場,品牌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有利于海天醬油國際國內市場的全面拓展。
來源:中國經濟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