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馬凱主任在一次講話中指出:“不走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路,中華民族沒有出路!”在“greenisgreen”的時代下,蒙牛結合產業特點,摸索了獨特的發展之路,即“白色的牛奶產業走綠色生產之路,也可以成為利潤的黃金”。
從蒙牛的實踐來看,節能減排、保護環境不應該被看成企業的一種負擔,它更應該是一條可持續發展的康莊大道。以沼氣發電項目為例,蒙牛每年可向國家電網提供電力,沼渣和沼液可以作為有機肥出售市場,種植高檔菌類植物,所生產的中水可以用于園區綠化供水與灌溉牧草,減少地下水的使用量,這其實都會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追根究底,它不僅沒有增加成本,反而降低了成本。
對可再生能源的循環有效利用在蒙牛幾乎是無處不在。路燈是太陽能的,垃圾桶是用利樂包回收材料做成的,牧場的澆灌水是經過配套的“污水處理廠”二次利用的,牛舍的溫度是靠發電廠的熱能保證的……前衛的能耗利用理念與領先的環保節能技術,將這里打造成一個隨時隨處充滿驚喜的“綠色空間”。
來源:轉載: superman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