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董”鬧劇剛剛落幕的重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又因一紙投資公告,再次引發外界關注。分析人士認為,這是重啤在疫苗神話的外衣剝落后,重拾并加碼啤酒主營業務的舉措。
重啤在公告中透露,該公司與其第三大股東嘉士伯啤酒廠香港有限公司共同增資從事啤酒經營業務的重慶興匯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一事近日獲批。資料顯示,興匯公司原為重慶輕紡集團全資子公司,此輪增資完成后,重慶輕紡持股比例降為18.58%,且公司更名為重慶嘉釀啤酒有限公司,成為重啤控股的啤酒主業核心資產之一,而其公司性質也由法人獨資變更為中外合資。據了解,此前興匯公司已經擁有了原重慶啤酒(集團)在中國西部地區7家主要啤酒資產的國有獨資公司,其啤酒產能也已達60萬千升。
事實上,重慶啤酒近期廣受外界關注并非其啤酒業務的發展,而是其疫苗研究。在被寄予厚望的疫苗實驗被外界認為已經失敗之際,又加大力度整合啤酒業務,不禁令人猜測兩件事情之間的關聯。蘇賽特商業數據公共關系總監楊青春指出,重慶啤酒曾廣受追捧的疫苗業務神話外衣被剝落后,必須加碼其啤酒業務,加之其大股東嘉士伯主營啤酒,入主重啤也為壯大其啤酒業務,需要重啤整合資源,實現突破。
但是,在目前啤酒市場格局基本確定的情況下,重慶啤酒此時再尋求更大程度的發展是否還有機會呢?楊青春認為,重啤目前在國內啤酒市場排在金星啤酒后邊,位居第六,而倚靠嘉士伯在西南市場牢牢站住腳跟,可能很快就會超過金星,成為啤酒市場“第五極”。
來源:北京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