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2009年中糧入主蒙牛在某些人士看來只是一次“友情援手”的話,那今年1月中糧逆市增持蒙牛,或許可看做是中糧“給力”的新開始。中糧的此番出手,表明了其作為蒙牛的第一大股東給予實際行動支持的積極態度,而雙方開創的“國有資本+民營資本+戰略合作”的乳業新型合作模式也在突發事件考驗中變得更加牢固。
事實上,這已經是半年之內中糧對蒙牛的第二次出手增持。去年7月,中糧即斥資近36億港元場外大手筆增持1.42億股,持股比例由19.92%升至28.04%。而如今進一步增持至28.09%的持股率,也讓這筆食品行業最大規模商業并購事件的后續故事更加惹人眼球。《南方都市報》發表評論說,中糧對蒙牛青眼有加,充分彰顯了其提振市場的信心。
對于此次增持行動,中糧方面表示,是源于集團對乳品行業的前景較為樂觀的判斷,“乳品行業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健康產業,與中糧的企業使命高度契合,中糧看好國內乳品行業的成長空間及蒙牛的前景,做強乳品業務是集團的長期戰略。中糧有信心借助蒙牛這個平臺,實現中糧在乳品行業的長期發展戰略。”而從業內各方反映來看,也看好此次增持帶來的后續效果。中國人民大學營銷系副教授牛海鵬表示,中糧增持蒙牛,從長期看,符合中糧在國內食品行業中進一步拓展市場的發展思路。
事實上,雙方的“聯姻”自一開始就被廣泛看好。中糧入主蒙牛后,包括從管理、購銷等多渠道助力蒙牛快速發展。之前,中糧董事長寧高寧即明確表示,雙方的合作首先從上游奶源建設開始。數據也顯示,蒙牛2011年奶源建設約投入7-9個億,深化全國奶源布局,規模化奶源比例已遠高于業內水平。而在2011年原奶及其他原輔材料價格的上漲讓乳企普遍面臨成本壓力時,蒙牛又借助中糧穩定的原材料供應和價格優勢,有效地開辟了控制成本的新路徑。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梁銘宣認為,“蒙牛作為民營企業具有很強的創新與發展能力,品牌地位較為穩固。中糧的加入,將帶領其逐步完善產業鏈,提高蒙牛整體競爭力。”而作為善于建立產業鏈高手的中糧,無疑將會給蒙牛帶來更多上下游建設寶貴經驗與資源,比如,中糧集團重組的畜牧資源將就成為蒙牛堅強的后盾。
此外,有消息稱,中糧下一步或將參與到蒙牛的實際經營管理中,毋庸置疑,這對蒙牛來說是一個實現大跨步的契機,中糧豐富的產品加工、食品制造和品質監控領域的優勢與經驗,將進一步提升蒙牛產品品質和食品安全水平。業內人士認為,中糧集團一直致力于打造食品全產業鏈,蒙牛亦正加強建設乳業的全產業鏈管控體系,二者戰略認識一致,中糧加重在蒙牛的角色,有利于雙方的長足發展。
來源:轉載: superman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