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乳企能否在高端奶粉市場占據一席之地,打破一直以來洋奶粉一統天下的格局?光明乳業正躍躍欲試。
光明乳業一位管理層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光明醞釀已久的一款高端嬰幼兒奶粉已排出了上市時間進度表,光明計劃在今年12月底之前正式進軍具有“外資壁壘”的高端奶粉市場,目前所有的先期推廣方案正在積極籌劃之中。
記者了解到,這款被命名為“培兒倍瑞”的高端奶粉,奶源產自于此前光明乳業并購的新西蘭synlait milk limited公司。用光明乳業總裁郭本恒的話來說,這將是一個完全采用國外品牌、國外奶源、國外灌裝,區別于光明形象的“洋奶粉”。
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國內乳業公司里擁有海外奶源的僅光明乳業一家,此次光明乳業選擇“海外奶源+本土營銷”的市場策略能否成功,將給整個行業留下更多的觀察和借鑒意義。
奶粉短板
“奶粉市場有巨大的剛性需求。未來幾年中,我國的嬰兒出生人數每年將達1800萬-2000萬。目前奶粉市場的年銷售額在300億元出頭,未來幾年將有15%-20%左右的增長空間。外界可以發現,就在光明布局高端奶粉的同時,蒙牛也在加快步伐希望能夠把惠氏納入囊中,這是一塊誰都不愿意輕易舍棄的肥肉。”王丁棉說。
不過,光明乳業在奶粉領域的表現可謂乏善可陳。記者獲悉,去年光明乳業營業收入95.72億元,然而奶粉的收入只有區區4億元,貢獻率不足5%。
目前,光明乳業的奶粉業務基本分為三個板塊,即嬰兒奶粉、成人奶粉和工業奶粉,產品數量達到13個,其中以“優幼”系列為代表的嬰幼兒奶粉定位中低端,900克罐裝奶粉售價約在175元左右,缺少真正意義上的高質高端奶粉產品。
目前,在光明乳業的業務結構中,液態奶等仍是其主力軍。一份第三方調查數據顯示,在新鮮品類中,光明乳業占據奶酪市場52%、鮮奶市場45%左右的份額。不過,王丁棉告訴記者,奶粉毛利率要明顯高于液態奶,而嬰幼兒奶粉又是奶粉市場中的兵家必爭之地。
對此,今年年初,郭本恒在為光明乳業定下2011年至少完成110億元銷售目標的同時,也定下了光明未來品類結構必須是“新鮮、常溫、奶粉”三駕馬車并駕齊驅的基調。
來源:華夏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