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特點
種子發芽出土后,最好能使苗床白天保持在20℃-25℃左右,夜溫保持在17℃左右為好。
定植及密度
茄子定植以地溫穩定通過12℃為宜,有保護設施可適當提前其定植密度,早熟品種行距50-60厘米,中、晚熟品種行距60-70厘米,株距40-50厘米。
田間管理
由于茄子的生育期長,對肥水的要求較高,澆水的原則是;先控后促。一般在門茄坐果前要控制澆水,定植后的緩苗水要必要時適當輕澆,澆后即中耕,進行蹲苗。一般須4-5天澆一次水,使土壤相對濕度保持80%左右,茄子喜肥,前期攻秧保果很重要,緩苗后結合中耕順溝每畝施入干糞1000公斤左右,在對茄四門斗膨大期,各追稀糞或氮素一次。隨著果實的采收,可將植株下部的老葉、黃葉、病葉摘除,可減輕病害的發生。主要病害有;苗床期的猝倒病,生長期間的黃萎病、青枯病及結果期的綿疫病。
果實采收留種
早熟品種定植后,經40-50天左右可開始采收,中熟品種定植后,經50-60天左右采收;晚熟種定植后,經60-70天左右采收。果實采收的標準是看萼片與果實相連結的地方的白色(淡綠色)環狀帶。這條環帶寬,表示果實的生長快,如環帶逐漸不明顯,表示果實生長轉慢,要及時采收。采收的頻率增加,可以增加產量。(思柔)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