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棚內溫度過高,導致蔬菜徒長、落花落果非常嚴重,你說這可咋弄?”不少菜農愁眉苦臉地告訴筆者。
這段時間,天氣晴好,光照強烈,溫度很高,棚外最高溫度一度達到37℃。而在棚內,溫度更是比棚外高出不少,中午最高溫度經常超過40℃。而夜間溫度,則普遍要高于20℃,大大超過了蔬菜正常生長的夜間溫度。溫度過高,尤其是夜溫過高,使得植株呼吸作用過旺,植株往往比較細弱,開花坐果難。
降低棚溫是種好越夏蔬菜的關鍵,這點菜農都非常清楚,但菜農對夜間棚內溫度的控制卻鮮有舉措。實際上,夜間基本沒有光照,有機營養處在單純消耗的狀態下,若溫度過高,呼吸作用一直維持在高強度,會導致白天制造的有機營養大量消耗,才是導致植株細弱、落花落果的主要因素,因此菜農朋友一定要加強注意夜溫的控制。
那么,如何降低蔬菜大棚的夜溫呢?仔細想想就會知道,這與冬天大棚保溫正好相反,即在冬季需要通過提高大棚儲熱量來保溫,而夏季則要降低大棚的儲熱量來實現降低夜溫的目的。大棚是依靠什么來儲熱的呢?毫無疑問就是大棚的土壤、棚墻以及立柱等。這些在白天強光照射下存儲了大量的熱,到了夜間便緩慢散發出來,造成夜溫過高的狀態。所以,要降低夜溫就要從這幾方面入手。
首先,白天多種降溫措施并用,降低棚內溫度,減少棚室設施吸熱量,為夜間降溫打好基礎。在當前溫度條件下,菜農往往將通風口開到最大,且夜間不再關閉。然而,棚外溫度也較高時,僅僅通過放風難以達到較好的降溫效果,就要及時采取綜合的降溫措施,如設置遮陽網、潑灑泥漿、噴灑降溫劑、合理噴水或澆水等。需要提醒菜農朋友的是,使用遮陽網時間不可過長,晴天不宜超過4個小時,陰天時要全部收起,以免影響光合作用。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