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擇地
梨果種植應考慮交通便捷、地勢平坦、排灌良好、溝渠配套、遠離污染源,富含有機質的疏松土壤,土壤ph值7左右,無遮陰、光照充足、具有可持續生產能力的生產區域。
二、品種選擇
選擇適合本地種植,果品具有市場和競爭力、產品質量高,抗病抗逆能力強,早、中、晚優勢互補的梨果新品種,主栽品種與受粉品種的比率為2∶1或3∶1。
三、定植
1、栽植時間12月底至次年3月上旬前。
2、整地筑畦冬季土地封凍前深耕土地,去除雜草枯枝,翻耕深度40厘米左右,可采用機耕或鐵鍬翻耕,通過低溫冰凍土壤封化后作畦,畦面寬3-4米,采用寬窄相同的方法,畦溝寬40厘米,深30厘米。
3、栽植方式采用開挖定植溝或開穴方法,定植溝或定植穴寬50厘米,深60厘米,然后每畝施畜肥2000公斤,過磷酸鈣100公斤。回填土后溝內土層應高出畦面25-30厘米。
4、栽植密度行株距3.5×1.7米,每畝種植110株。
5、栽前修剪消毒栽植前對受傷部分霉爛或過長的苗木根系進行修剪,并對苗木用濃度1度的石硫合劑進行消毒處理。
6、定桿栽植后保持土壤濕潤,天晴風大,應連續澆水2-3次,并在苗高50厘米處剪斷定桿。
四、施肥
1、基肥秋季施入,以有機肥料為主,可混加少量氮素化肥,施肥量,初果期按每生產1公斤梨果,施1.5-2公斤優質有機肥計算,盛果期梨園每畝施3000公斤以上,施肥方法用溝施或樹冠外圍挖環狀溝,溝深40-60厘米。
2、土壤追肥幼樹每年3-8月上旬采取薄肥勤施每月一次,稀薄人糞尿或1-1.5%尿素等速效肥料,其它梨園第一次在萌芽前后,以氮肥為主;第二次在花芽分化及果實膨大期以磷鉀肥為主,氮磷肥混合施用;第二次在果實生長后期以鉀肥為主。
3、葉面施肥全年4-5次,一般生長前期2次,以氮肥為主,后期2-3次,可根據樹體情況噴施果樹生長發育所需的微量元素,葉面追肥要避開高溫時間。
五、整形修剪
注重冬季修剪,加強生長季修剪及拉枝等,以增加樹冠通風透光能力,剪除病蟲枝,清除病僵果。
六、花果管理
1、疏花在修剪的基礎上對花量大的樹,在3月份花蕾萌動前疏花,按20厘米左右一個花序。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