漣水縣推廣的大棚蓮藕接茬秋延后辣椒栽培模式,水旱輪作,病害發生輕,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2月中旬在雙層大棚內移栽淺水藕,6月下旬收獲;7月中旬秋延后辣椒播種育苗,8月中旬移栽,10—12月陸續采收。每畝可產蓮藕1500公斤、青椒2500公斤。
淺水藕
藕田準備 選擇背風向陽、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塊,采用雙層大棚、小拱棚、地膜四層覆蓋栽培。大棚四周挖寬20厘米、深40厘米的保溫防滲溝,溝內埋入用塑料薄膜包裹的廢舊聚苯乙烯泡沫條,溝外側設田埂。大棚寬度以6~7米為宜,定植前20天扣棚增溫。
育苗和定植 選用蘇州花藕、鄂蓮1號等產量高、品質優、抗病性強、入泥淺的早熟藕品種,要求藕身粗壯、有2個以上完整的藕節。定植前20天每畝施腐熟有機肥4000公斤,定植前1星期每畝施45%三元復合肥40~50公斤。1月下旬將種藕置于溫室內,或采用電熱線催芽。先鋪一薄層土,上鋪濕稻草,將種藕擺在稻草上,上面再覆蓋濕稻草保濕,控制溫度在20~25℃。經15天左右、藕芽長6厘米時選晴天移栽,行距1.8米,穴距70厘米,每穴栽1支主藕或2支子藕,每畝用種藕250公斤左右,栽植深度為15厘米,栽后覆地膜。
田間管理 藕生長前期一般不建立水層,保持滿溝水。封行前撤去地膜,建立深水層。后把葉出現后將水層落淺到10厘米左右,促進結藕。地膜撤去后每畝施尿素10~15公斤,部分植株出現后把葉時重施結藕肥,每畝施尿素20~25公斤、硫酸鉀15公斤。溫度管理上,前期以保溫為主,溫度控制在25~30℃,白天揭去二層膜及小拱棚膜,以利于透光增溫。隨著溫度升高,根據棚內溫度情況及時揭膜通風。外界平均氣溫達20℃時撤去棚膜。
辣 椒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