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分析了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提出明年經濟工作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為未來工作指明了方向。國際輿論高度關注十八大后中國的經濟政策思路,對會議成果予以積極評價,認為中國發出了繼續推進改革的強烈信號。
中國追求“沒有水分的增長”
比利時布魯塞爾圣路易大學歐洲研究所中國問題專家讓—克里斯托弗·德弗雷涅教授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明年的經濟政策確定了基調,符合預期。從會議之前領導人的有關講話到會后出臺宏觀經濟政策,這一過程釋放的各種信息,不僅最終達成經濟改革共識,也向世界表明了中國穩增長的決心,以及追求“沒有水分的增長”的目標。
印度工商聯合會經濟顧問巴布·汗表示,此次會議成果體現出中共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中國經濟階段性發展有了更加清晰、更具有前瞻性的規劃。此次會議所確定的許多大方針,包括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以及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等措施,對于處于經濟放緩的印度這樣的新興經濟體而言也有值得學習之處。
埃及《金字塔報》評論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中國經濟領域每年最重要的事情,會議為外界了解和觀察中國經濟未來發展走向提供了重要參考。
澳大利亞新聞網引用群益證券分析師的話稱:“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釋放出的信息對于市場而言,肯定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海灣新聞網認為,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非常具有針對性,會議圍繞中國經濟增長目標、處理財政赤字、稅收政策和城市規劃等領域進行了討論,這對于中國目前的經濟轉型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中國事業團研究員金倫希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出經濟工作要“穩中求進”,把重點放在經濟增長的質量上,這種穩健增長的經濟發展方向是十分正確合理的。“城鎮化”、“產業結構調整”等都是代表中國經濟新增長點的關鍵詞,將對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產生影響。
擴大內需將使中國經濟結構更加平衡
來源:人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