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高管執迷地盯著財務報表底部的利潤數據之際,經濟學家寧愿著眼于宏觀。最近一些經濟學家從公司報表頂頭的銷售數字當中,發現了值得擔憂的苗頭。
bloomberg news
麥當勞的情況預示著第四季度不容樂觀:其10月份銷售額出現九年來第一次下降。
在第四季度進入最后一程之際,是經濟學家在胡思亂想,還是令人失望的公司收入確實預示著麻煩的出現?
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成分股公司幾乎全都已經發布了第三季度業績,它們的利潤很難說強勁,但還是略好于預期。根據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10月上旬的調查,分析師普遍預計利潤將同比下降2%。若果真如此,這將是本次衰退結束以來的第一次下降。但最終數字應該會顯示利潤實現了增長,雖然只不過是勉強實現了增長。
但公司收入的疲軟出人意料。61%的公司低于預期,收入下降接近1%,是2009年以來第一次出現下降。
這一點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利潤率常有起伏,但收入的變化總體上與名義國內生產總值保持著一致。第三季度2%的經濟增長高于預期,本周晚些時候發布更新后數據時,可能還會進一步調高。與此同時,根據《華爾街日報》的調查,第四季度經濟增長率估計值已經下降至1.8%。如果企業銷售額繼續下降,實際經濟增長水平可能比這個數字都還要低。
標普500指數的構成讓人感到謹慎樂觀。收入增長最少的行業是材料、能源和公用事業。大宗商品和能源價格的下降可以對其他經濟部門帶來幫助。
另一個讓人(對美國經濟)感到放心的理由則是,收入低于預期與企業的國際敞口有關。國外增長減速、美元升值都影響了美國企業的收入。
麥當勞(mcdonalds corp.)第三季度收入同比持平,但如果沒有匯率的影響,其收入將會增長4%。
另一方面,麥當勞的情況預示著第四季度不容樂觀:其10月份銷售額出現九年來第一次下降,而且領頭下降的不是國外市場,而是美國市場。
如果公司收入再次疲軟,其原因恐怕將是財政懸崖之類的國內危機,而不是匯率或大宗商品價格。在經濟增長如此接近于停滯的情況下,公司的銷售額得加速前進才行。(華爾街日報)
來源:華爾街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