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設施栽培的推廣,冬春季節吃西瓜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但是生產中時常會發現西瓜果肉出現開裂,并形成縫隙或空洞的現象,人們稱之為空心果。西瓜空心果可分為兩種類型:橫斷空心果和縱斷空心果。從西瓜果實的橫切面上觀察,果實中心沿子房心室裂開是橫斷空心果;從縱切面上看,種子部位裂開屬縱斷空心果。空心果果皮厚,表面有縱溝,有的糖度偏高,有的食之如棉絮。造成西瓜空心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只有對癥防治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品種原因 一般來說本地西瓜很少發現空心現象,凡是出現空心的基本都是引進的外來品種,瓜農對其栽培管理技術不太了解,導致這些品種容易出現空心果。因此在生產中必須選用適宜當地種植的品種,如確需引種,也要從正規育種單位引進,并充分掌握其栽培技術。
低溫寡照 西瓜生長發育前期如遇上陰雨寡照天氣,瓜的縱向生長就會減弱,發育后期光照充足,雨水增多,瓜的橫向生長加快,導致果實內部生長不平衡而出現空心。西瓜生育期要求有較高的溫度,耐熱而不耐低溫,生長適宜溫度為 18℃-32℃,40℃時仍然有較強的同化作用,結果期溫度下限為15℃,在低溫條件下發育的果實常呈扁圓形,有棱角、皮厚、空心、含糖量下降,嚴重影響品質。因此,在瓜果膨大前期要注意增濕保溫,覆蓋物早揭晚蓋,使其光照充足;如果溫度和光照條件得不到保證,可適當推遲坐果時間,以滿足果實生長發育對環境的要求。可通過合理選擇品種,早中熟品種適當推遲播種等措施,盡量減少低溫對生產的影響。
肥水管理不當 西瓜膨大期瓜皮和瓜瓤各部分細胞不斷充實,如果水分供應不足,相鄰薄壁細胞破裂,便會形成空洞。在果實發育成熟期,如果澆水過多,種子周圍已成熟,而另一部分果肉組織還在繼續生長發育,由于發育不均勻,就會形成縱斷空心。西瓜果實膨大期,需要大量的水分和養分,對肥水十分敏感,應做到合理灌水與施肥。坐果前要適當控制肥水,防止瘋長,坐果后要控施氮肥、增施磷鉀肥,并結合病蟲防治,根外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以滿足西瓜膨大期對養分的需求。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