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冬以來,我國北方多地出現了霧霾多發的局面,過重的霧霾不僅會嚴重影響植物的呼吸作用,而且還會通過遮擋陽光,阻礙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對設施農業影響尤為嚴重。針對霧霾對農業生產的危害,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是當務之急。近日,記者特別針對此問題采訪了有關農業專家,就霧霾天氣設施農業該如何管理等問題,進行探討,希望能為廣大讀者科學生產提供指導。
霧霾天氣不利于植物生長 談及霧霾天氣對種植業的影響,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教授李建明告訴記者,在人體健康都受到極大威脅的情況下,霧霾天氣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毋庸置疑。他表示:"霧霾天氣導致植物光合作用受到影響,從而影響植物的代謝系統,這是霧霾天氣對農作物生長的明顯影響。"而具體到大田作物上,李建明坦言,因為現在還沒有開展這方面的系統研究,所以暫時不能確定這些影響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但即便如此,植物生長受霧霾天氣影響卻是不爭的事實。
設施農業抗霧霾需做好棚內增溫保溫 李建明指出,霧霾天氣對設施農業造成的影響表現得很直接,就是造成棚內光照減弱,溫度降低。對此,中國農學會農業產業化分會理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教授張保軍認為,在霧霾天氣及時為大棚增溫補光很關鍵。那么,如何實現大棚內的增溫保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博士鄒志榮給從事設施農業種植的農戶幾點建議:他表示,在低溫情況下,加厚大棚上的草簾子,進行多層覆蓋是為大棚保溫增溫是最常見的方法;除此之外,謹慎灌溉也尤為重要,鄒志榮提醒廣大種植戶,霧霾低溫天氣不可為農作物進行灌溉,因為這時灌溉會造成土壤溫度降低,對農作物生長極為不利;另外,他表示,在棚內溫度低于8℃度時要考慮采用煙熏法、設防寒溝等方法適時為大棚補溫,為棚內農作物提供適應的生長溫度。
霧霾天氣需加強重視棚內補光 談及如何在連續霧霾的天氣為設施農業補光,張保軍認為,最經濟、可行的辦法就是在氣溫不是很低的情況下,適時揭開草簾,保持棚膜的清潔,為農作物生長爭取到光照。李建明告訴記者,現階段,在現代工廠化的溫室大棚中都有為農作物進行補光的條件,最常見的方法就是安裝一些光源,讓農作物有充足的光照進行光合作用,保證其正常生長,而這種光源包括生物鈉燈、led燈等。"適時補光對農作物來說很有必要,所以各種植戶要加強重視。"李建明說。(半蘭)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