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遇降雨、降雪、降溫等天氣,菜價小幅上漲是可以理解的事;但如果上漲價格太高,就會對市民生活造成一定影響,就應該加以控制。香菜5元一斤,黃瓜3元一斤……昨天,由于降雨、降溫使市區一些零售菜市場蔬菜價格大幅上漲。昨天中午,記者在位于南開區鞍山西道一家蔬菜零售市場看到,前來買菜的市民買菜的量都比往日少了不少:香菜買一兩、黃瓜買一根。一位姓李的大娘苦笑著說,今天香菜太貴了,只能少買點吃。賣菜的攤販告訴記者,今年市場上蔬菜每斤平均上漲了0.4元左右,其中香菜上漲最多,每斤漲價2元。零售市場菜價上漲的原因到底在哪里?
靜海縣范莊子蔬菜批發市場有關人員介紹,由于降雨和降溫使附近菜農蔬菜采摘上市量有所減少,昨天蔬菜上市量為800噸左右。西青當城、武清大沙河蔬菜產地批發市場蔬菜上市量也有所減少,這是終端菜價上漲的原因之一。記者發現,盡管地產蔬菜上市量有所減少,但價格卻沒有上漲。范莊子市場、大沙河市場黃瓜每斤售價分別是0.6元、0.7元,香菜每斤只有2元,其中有近10種蔬菜每斤售價低于0.5元,具體包括:每斤油菜0.45元、韭菜0.4元、白蘿卜0.45元、冬瓜0.7元、洋白菜0.35元、生菜0.25元、萵筍0.15元。位于城郊的一家蔬菜批發市場工作人員介紹,由于降雨、降溫道路濕滑,使本地和外地蔬菜上貨量減少,所以零售菜價就會上漲。他建議,有關部門應該安排產地到市區的大型蔬菜直通車,道路交通等部門也應該一路綠燈。
記者發現,就在零售菜市場價格上漲的同時,一些大型超市蔬菜零售價格卻基本保持了穩定。例如,河西區大沽南路附近一家大型超市芹菜每斤售價只有0.9元、青椒1.8元。該超市銷售人員介紹,售價低是因為他們是在下雨前購進的,沒有受到降雨的影響。記者發現,很多蔬菜批發市場一旦遭遇天氣突變,外地和本市郊縣蔬菜運不進來或者運量減少,就會造成蔬菜量減少,價格上揚,如果能夠根據天氣預報,提前幾天購進蔬菜就可以避免一變天菜價就瘋漲情況的出現。
為確保本市冬季蔬菜正常供應,避免遭遇極端天氣蔬菜供應短缺,每年市政府都撥付專項資金安排蔬菜冬儲,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為此,各批發市場也應該積極創造條件,根據天氣預報,適時安排好蔬菜冬儲,特別是時令蔬菜的日常保鮮儲存。(翠雪)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