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是高溫、多雨季節,常出現高溫、暴雨和熱雷雨襲擊農作物,尤其是對蔬菜危害最大。
高溫
高溫對蔬菜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帶來不利影響,是形成蔬菜供應“秋淡”的基本原因。例如,番茄在開花初期遇40℃以上的上表溫度會引起落花,持續時間愈長坐果率愈低;菜豆在30℃以上授粉率大大降低;黃瓜在32℃以上凈同化率下降。
防御措施:一是夏季多種植耐熱蔬菜,如冬瓜、絲瓜、豇豆、空心菜等。在海拔較高(600米以上)的冷涼山區建立夏季高溫淡季補給生產基地;套種高稈作物遮陽降溫;如茄子與甜椒間種。二是適時澆水,通過蒸發散熱降溫。高溫干旱季節采用噴灌效果最佳,但應避免在中午前后高溫時澆水,因為突然降溫會給蔬菜造成生理障礙。三是采取遮陽栽培。夏季采用遮陽網(涼爽紗)覆蓋栽培,可防止太陽直接輻射灼傷蔬菜,可比露地栽培降溫3℃~5℃,有利于喜涼蔬菜越夏。四是施用生長調節劑控制落花。可防止番茄和茄子因高溫落花。
暴雨
播種后遭遇暴雨沖擊,種子被沖散至溝底或露于土表,造成缺苗。出苗后表土遭遇暴雨沖刷,使根系暴露,轉晴后暴曬,菜苗萎蔫枯死。各類菜苗受暴雨機械損傷,生長勢下降,產量降低,上市量少,形成“菜少價高”現象。
防御措施:一是大力興修水利,疏通河道,加固河塘海堤,改造易澇洼地,實行深溝、高畦耕作,植樹造林保持水土,田間溝渠要溝溝相通,排灌自如。二是當多雨天氣時,要及時開溝排水或機械排水,受淹植株要及時洗去莖葉上的淤泥,除去黃爛葉片,扶直植株,土壤稍干后及時中耕松土追肥。三是深耕改土,多施有機肥,能改善土壤物理性質,提高土壤滲水能力,對減輕雨澇濕害有一定效果。
熱雷雨
夏季由于太陽輻射強烈,地面急劇增溫,促使大量濕熱空氣猛烈上升,常產生較強的雷陣雨,這就叫熱雷雨。它多發生在午后,并且越是悶熱無風的天氣越容易發生。熱雷雨常帶來較大危害,對黃瓜、茄子、葉菜類蔬菜都有較大影響,特別是對幼小菜苗危害更甚。
防御措施:最好的辦法是在雨后及時澆水,采用噴灌更好。因為澆水后可使耕作層完全飽和,水分帶進氧氣,排出了有毒氣體,根的呼吸就會好轉,吸水功能增加。澆透水后還可降低溫度,有利于蔬菜生長,不利于病菌繁殖。澆水還可以沖洗去濺在葉面上的污泥,有利于光合作用的進行。(連江)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