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農產品與食品安全性制度可以分為提高安全性制度和食品風險管理制度。其中,提高安全性制度涵蓋了jas制度、特別栽培農產品制度、可追溯性制度以及gap制度。而食品風險管理制度則由食品安全委員會及haccp制度構成。
日本的jas制度
日本現行的農產品與食品安全制度是根據jas法律制定的jas(japanagriculturalstandard)制度。這一制度目的是振興農業生產和改善農產品的質量、保護消費者利益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促進貿易公正。
1960年日本政府在這一制度中追加了《品質表示規定》。2000年又引進了有機農產品(簡稱jas有機農產品)制度。現在,jas制度分為農產品與食品品質表示規定(以下簡稱表示規定)和物質規格規定(以下簡稱規格規定)兩方面。
先來看表示規定。在日本,任何食品的出售方必須標明以下所列的項目:農產品、水產品、加工品和加工原料需要標簽的共同項目——名稱、原產地(原產國或原產城縣)以及其他相關的附加項目。
對于不按表示規定欺騙消費者的企業,處罰力度相當大。欺騙原產地的行為會被處以個人2年以下徒刑或200萬日元以下罰款,相關公司會被處以1億日元以下罰款。在其他項上欺騙,會對個人先處以行政處置,如果不聽從處理,那么會被判1年以下徒刑或者100萬日元以下罰款,公司被處以1億日元以下罰款。
規格規定共分為5個種類:一般jas以成分或性能區分(現在有57個品種),比如技能性食品等。jas有機農產品分為有機農產品、有機加工食品、有機飼料以及有機畜產品等四個品種。生產者信息公開jas需要公開原料與投藥等全部生產過程。特定jas是指特殊辦法制造的食品,現有熟成火腿、熟成香腸、熟成煙熏肉、土雞以及手搟面條等5個品種。最后一個分類是食品流通的恒溫管理jas,針對的是需要保持一定溫度的流通食品(比如,盒飯就需要維持在±2℃以內)。
規格規定的認證體系是認證企業(制造商、農家、零售商、進口商和國外出口商)向《登錄認定機關》申請認證,得到認定后,由企業在產品上粘貼jas標記再進行出售。《登錄認定機關》的設立需要得到日本農林水產省大臣的許可。
特殊的有機農產品
來源:轉載: superman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