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青島市花生進出口協會會長賈力、秘書長張鵬等一行三人從青島出發,代表協會48家會員單位,就中國花生出口歐盟抽檢率過高的問題,向歐盟相關部門進行申訴與抗辯,期望能獲得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相等的抽檢率。“目前,我們出口歐盟花生的抽檢率達到20%,而巴西等出口地區的抽檢率只有10%,比我們低一倍,這對我們是個不公平的待遇,直接增加了我們的成本,降低了競爭能力。”賈力這樣解釋他們去歐盟的緣由。
這是10月19日,青島市花生進出口協會成立之后,該協會舉行的第一個為會員單位謀求利益的舉動。而在成立之前,這些企業已經自發地舉行了一次“維權活動”,就是與國家有關部門進行積極協調溝通,最終改變了國家一些政策的出臺與執行,維護了行業的利益。
賈力說,這次去歐盟的結果如何還很難預料,但關鍵是協會走出這一步,代表行業提出了自身的訴求,并謀求行業的利益。
協會是老話題,但對中國許多行業卻是個新問題。雖然許多行業都存在行業協會,但行業協會在行業發展中的作用卻很小,這其中有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行業協會的成立,以及行業協會的組織方并不能真正反映行業的利益訴求,不能采取有效措施維護行業的利益。
而花生進出口協會的成立則是自發的,在市場力量推動下成立,說得更直白些,就是花生企業不得不采取抱團發展模式維護自身的利益,行業協會能夠發揮作用的關鍵也正在此,是整個行業利益的代言人,是行業利益的維護者。
青島是全國最重要的是花生出口基地,花生也成為青島的一大出口特色產品,但其出口規模每年也僅在4億美元左右,牽扯的出口企業僅60家左右。希望花生進出口協會成立的前因后果,像一枚扔進一潭汪水的石子,激起了層層浪波不斷傳導開來。
“出口歐盟花生基地”的內外困局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