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東、遼寧等地蔬菜價格持續下跌,山東大白菜價格一周下跌超三成,菜賤傷農的問題備受關注。專家指出,供過于求是菜價紛紛“跳水”的主要原因,建議政府加大農業保險推進力度,同時,大力推廣“農超對接”等各種對接直銷模式解決蔬菜“賣難”問題。
山東蔬菜均價逼近“一元”
據山東農業信息網對35種蔬菜價格監測,上周(10月22日—28日)山東省蔬菜價格繼續下跌,平均批發價格1.10元/斤,同比下跌8.35%,環比下跌1.06%。與上周相比,有18種價格下跌,其中,大白菜價格下跌34.97%。數據顯示,山東蔬菜價格除在中秋國慶“兩節”期間略有回升外,8月下旬以來持續下跌。與8月下旬相比,當前蔬菜價格已下跌35.29%,大白菜跌幅居前。
中新網財經頻道從新發地農產品交易網獲悉,10月29日,大白菜中間價為0.17元/斤,為近一個月來新低。新發地商戶反映,今年秋季大白菜的種植面積普增10%左右,造成價格下跌20%左右。預計,今年冬儲大白菜的市價應該在0.15元/斤-0.2元/斤之間,同比下跌近三成。
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數據顯示,9月上旬以來全國大白菜價格下降明顯。與今年9月7日相比,10月24日,全國大白菜價格下降37.5%,比去年同期下降近10.0%。分地區看,監測省區市的大白菜價格均下降,其中河北、天津、遼寧、河南、山東的降幅居前,在60.0%-75.0%之間。
供求失衡是主因
專家指出,秋季是蔬菜集中上市的旺季,市場供應急劇增加,而消費并沒有相應增長,供過于求導致了菜價紛紛“跳水”。
據專家分析,由于去年白菜價格普遍較高,菜農加大了種植面積,再加上近期山東等產區天氣晴好加快了蔬菜的生長速度,導致了今年市場上市量的飽和。此外,現在大部分蔬菜都是露地菜,為了避免冷空氣給蔬菜帶來的損害,菜農拋售蔬菜來保證自己不受過大損失,也是導致部分蔬菜價格下降的重要原因。
來源:轉載: superman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