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幾點關于獼猴桃的修剪技術:
一、夏剪
定植后第一年,一般不進行重剪。定干后,留 1-2 條主枝,3-5 條側枝,側枝要及時打頂,形成輔養枝,有利于增加生長量。第二年開始進行夏剪,具體做法是:
1、抹芽
抹除主干、主蔓上萌發的潛伏芽和嫁接口以下的實生芽,以保證架面上的枝蔓迅速形成。對于結果樹,健壯的結果母枝留 5-6 條結果枝,弱結果母枝要少留結果枝。多余的枝條要及早抹除,以免消耗養分。
2、疏枝
疏枝應在新梢長到 20公分 以上時進行,疏除過多、過密的營養技、細弱的結果枝及病蟲枝,做到合理分布,既要充分利用架面空間,又要保證棚內的通透性。結果枝的距離一般 10 -15公分 ,每平方米架面留10-15個新梢為宜。
3、打頂
當新梢長到50公分以上時要進行打頂。打頂后長出來的副梢留 5-8 片葉摘心,促進枝條充實,利于來年結果;結果枝在花序后留 8-10 片葉摘心,弱枝一般不摘心。
二、冬剪
獼猴桃冬剪主要掌握留芽量、結果母枝修剪長度和枝蔓更新三個方面。
1、留芽量
以單株產量為依據,因品種、架面大小、水肥條件而異。獼猴桃的單位產量是由單株產量決定的,單株產量由果枝數、果實數和單果重構成,因此冬季修剪時,應根據以上幾個因素的相互關系決定單株平均留芽數。計算公式如下:單株留芽數=單株預定產量(公斤)/[萌芽數%×果枝%×每枝果數×平均果重(公斤)]。
2、修剪長度
獼猴桃的修剪長度依據結果母枝的強弱來決定,采取強枝多留芽,弱枝少留芽,一般留 15~50 公分(約 8~12 個芽)。
3、枝蔓更新
枝蔓更新主要指新枝更新和老枝更新。新枝更新(結果母枝更新),獼猴桃的年生長量大,但結果部位一般不能萌發新梢,這就形成結果部位外移,因此要及時進行結果母枝的更新,防止枝蔓離心生長。結果母枝的更新,有利于養分和水分的輸導。要有目的地剪除弱枝,選留強枝,留足芽量,以不影響產量為標準。一般每年更新30%左右的枝條,每三年為一個更新周期,使其長勢壯旺,結果部位相對固定。修剪量大,多年生枝蔓剪口多,創傷大,枝條老化,結果能力下降,則要及時進行更新。獼猴桃多年枝蔓更新,可分為整株更新和局部更新,一般采用局部更新培養主枝上生長健壯的枝條 (徒長枝),代替衰老枝,每年更新部分老枝,逐年更新。在冬剪時還應注意將病蟲枝、枯枝和著生部位不當的徒長枝剪除,修剪時剪口應在芽的上部保留 2厘米 的樁頭,有利于新芽萌發。(醉珊)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