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尤其是早秋階段的食用菌生產,制約因素較多,相對于冬季生產而言,成功率往往偏低,實際上這也就是為何秋季鮮菇價格高的主要原因。因此,特別提醒廣大菇農朋友:在今年的食用菌生產中,尤其規模化生產基地,更應嚴格操作,注意防范,科學管理,以確保生產的順利進行。實際生產中,應主要監控以下“五關”。
基料配比營養關:一般生產中,多以棉籽殼、玉米芯等秸稈為原料。但是,所有原料的營養,均以碳素為主,營養成分的缺乏和不合理,根本不能滿足食用菌菌絲的生長需要,雖然也能出菇,但長達數月的管理中,產菇量很少。究其原因,基料中尤其缺乏中微量元素,是主要問題,從而導致菌絲不健壯、抗性差,其結果必然是污染重、產量低。因此,配方中加入食用菌三維營養精素,即可使之營養全面、豐富,菌絲健壯、旺盛,具備較高的抗雜抗病能力,才能達到理想的出菇狀態。
菇棚消毒殺菌關:時下的發菌或出菇,多在大棚內進行,因此,棚內的消殺,應按照嚴格、徹底的原則進行,不要心存僥幸。尤其是老菇棚,自身潛伏著大量雜菌、病原菌,很多菇農忙于播種生產,加上防范意識、預防概念的欠缺,往往忽視了對菇棚的消殺處理,結果就會造成大面積污染,有時甚至出現難以挽救的損失。處理辦法:將菇棚予以修整,揭掉草苫等覆蓋物,修補或更換棚膜后,將800倍辛硫磷隨水灌入,然后地毯式噴灑百病傻溶液,密閉菇棚,暴曬2~3天,再重復用藥一次,密閉2天后打開通風,地面撒布石灰粉,之后即可將播種后的菌袋移入進行發菌。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