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采摘之后,進入寒冷冬季,如果能得到科學的貯藏保鮮,不僅能調節市場余缺、緩解產銷矛盾、繁榮市場,而且也是果農增產增收,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當下,對于果農來說,如何做好果品的貯藏保鮮工作就成為迫切關心的問題。 (一)品種選擇是關鍵 蘋果生長期越長,越耐貯藏,所以晚熟品種如紅富士、秦冠等就比其它早熟品種更易貯藏。對于蘋果產地的選擇則應選擇在其優生區。我國蘋果的優生區多集中在西北地區,如陜西、山西、甘肅等地,以及渭北高原海拔700米到900米的地區。這些地區的蘋果品質優良,更易貯藏。在采收時,要依據品種特性、果蔬的成熟度、貯藏時間的長短和氣候狀況而確定采摘的時間。 (二)貯藏管理有說道 貯藏前的處理:對采摘來的蘋果首先進行分級、分等次。將那些品相差、帶病帶傷的蘋果挑揀出來處理掉,以免引起大量的腐壞。另外,過大或過小的蘋果也不能入庫,因為過大的蘋果組織疏松,呼吸過于旺盛,容易變質。過小的則因為發育不良,抵抗力差,也易腐壞變質。其次,挑選好的蘋果用500倍新高脂膜浸泡一小時(形成液態保護膜防水分蒸發,防病菌感染,抗凍保溫,延長保鮮期)撈出晾干,進行預冷再入庫。貯藏期的管理則需要控制好溫度和濕度:一般較為細致的管理,溫度控制應在-0.5℃~0.5℃;較為粗放的管理,溫度也應在-1℃~1℃。相對濕度方面,應保證庫內的相對濕度達到90%以上,才能有利于蘋果的長期保存。(雪蓮) 來源:中國水果蔬菜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