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后水稻易發生的病害有細菌性條斑病、白葉枯病、紋枯病和稻瘟病;蟲害主要有三化螟、稻飛虱等,要針對不同水稻不同的病蟲害選擇藥物。
1、細菌性條斑病的防治:可選用25%葉枯唑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農用硫酸鏈霉素2000倍液、或1%中生菌素水劑300倍液、或70%甲福硫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0%噻菌銅懸浮劑500倍液噴霧,隔7天施1次,連施2~3次。
2、白葉枯病的防治:合理施肥、科學管水。除此之外,要加強大田噴藥防治,病害大發生時,每天噴藥2次,每次間隔7~10天,用20%川化―018(葉枯寧)可濕性粉劑,在風、雨過后或水退立即噴藥防治。
3、稻瘟病的防治:20%三環唑可濕性粉劑用量為每畝75~100克,加水50公斤,在病菌侵染前施用,可充分發揮其藥效。或者用40%富士一號乳劑,每畝75~100克,加水50公斤釋釋噴灑。
4、三化螟的防治:25%殺蟲雙乳劑用量為每畝200克加水50千克,均勻噴霧;50%甲胺磷或40%樂果乳劑每畝100克,加水50千克;50%殺螟松乳劑每畝150克,加水50千克。
5、稻飛虱的防治:用10%吡蟲林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3%啶蟲脒乳油1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防治時保持田間有薄水層。
來源:福建上杭縣廬豐鄉農技站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