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市白溝居委會的李興武,做夢也沒想到自家育出的番茄種子有這么金貴。“這些種子出口到韓國、日本后,不是論斤賣而是論粒賣哩,可值錢!”今年,李興武共繁育了3.6畝番茄種子,由于管理得當,大獲豐收,畝收入9200元。“都是訂單生產,合同收購,不用操心銷售問題,比種糧食強多了。”李興武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
位于我省西北部的濟源市,早在1987年,就開始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全國各地代繁蔬菜種子。由于條件限制,當時制種面積只有數百畝,年產值不過數萬元。
近年來,濟源市看準蔬菜制種在農民增收致富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制種業的發展,通過龍頭企業帶動、改善生產條件、加強技術培訓等措施,促進制種業的迅速擴張。目前該市蔬菜制種已達30多個種類、350余個品種,種植面積超2萬畝,是我省最大的蔬菜制種基地和全國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制種基地。由該市農民繁育的白菜、甘藍、蘿卜等“十字花科”蔬菜種子約占國內市場的三分之一,并遠銷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
農民制種技術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該產業的收益狀況。濟源市依托“陽光工程”、全國基層農技推廣與改革示范市等項目,對蔬菜制種農戶免費開展技術培訓。同時,積極開展“百名科技人員包百村”活動,每個蔬菜制種重點村都確定了一名農業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服務指導,及時了解蔬菜制種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并幫助盡快解決。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目前該市蔬菜制種生產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同時培養了一大批蔬菜制種生產經營專業團隊和農民“土專家”,積累了豐富的蔬菜制種經驗。
據了解,目前濟源市從事種子代繁的公司有十多家,全部為外地委托代繁,訂單生產,合同收購。這些制種公司與國內外科研院所、知名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每年有30多位國際頂級專家教授到該市進行技術培訓和現場指導。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還計劃在該市建立蔬菜制種院士工作站,不斷研究和引進先進技術成果,并在生產中快速得到推廣應用。
來源:河南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