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劃鋤鎮壓,促旺苗轉壯。土壤凍融使表層土壤變得疏松,不利于根土結合和水肥的吸收,因此應在早春土壤化凍后及時進行鎮壓,以彌合裂縫,沉實土壤,減少土壤水分蒸發,避免氣溫驟變對麥苗的傷害;鎮壓1次可抑制旺苗地上部生長5-7天,并促進根系生長,有利于旺苗轉壯。旺長麥田春季應鎮壓2-3次。
2.適當推遲春季澆水時間。旺長麥田冬前小麥群體較大,所以春季應當控制小麥分蘗繼續發生,加速高位蘗衰亡,形成健壯群體。為此,春季澆水時間應視情況適當推遲,促進小麥分蘗兩極分化,實現旺苗轉壯。
3.加強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由于冬前大于0℃的積溫較常年偏多,降水次數多和降水量大,土壤含水量偏高,全省有相當一部分未進行冬前除草,雜草種類多、基數大,再加上冬前高溫高濕的環境條件,春季雜草和紋枯病偏重發生的可能性較大。春季管理應加強病蟲草害的綜合防治工作。雜草防治應在劃鋤鎮壓后,結合天氣、小麥苗情和雜草情況進行化學除草,嚴防雜草災害發生。
小麥紋枯病的防治主要措施,一是通過劃鋤、除草等措施降低田間濕度和郁閉度,減輕小麥紋枯病的發生;二是在3月上旬、中旬,選用5%的井崗霉素水劑250毫升/畝或20%粉銹寧乳油50-60毫升/畝,兌水50~100公斤,對小麥莖基部噴霧,重病田間隔7-10天再噴一次。
4.春季肥水管理。起身拔節期,結合澆水每畝追施15-20公斤尿素。沒有施磷、鉀肥做基肥的麥田,每畝地可以追施10公斤尿素和15-20公斤磷酸二銨。
來源:農民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