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的逐步回升,春天已經到來。目前,正值春放魚種的時節,各魚塘養殖戶正著力培育魚種,精心安排生產,為新一年魚塘獲得豐收做準備。但魚塘病害的預防工作始終是養殖戶不容忽視的問題。要做好預防魚病發生的措施,為當年的豐收提供前提條件,應做到以下幾點預防措施:
1、全池清塘消毒
在上一季收魚后將池塘水盡量排干,清除雜物和過多的淤泥后充分曝曬塘底,對出現垮塌的塘基進行修整,堵塞漏洞,整平塘底,然后使用消毒藥物全塘消毒。一般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進行,其中以生石灰較為理想且操作簡單,用藥方法是:每畝用生石灰50-75kg全池潑灑。這樣不僅能殺滅塘中細菌、寄生蟲、有害魚類等,同時也能改良池底和水質。
2、選擇優質魚種、適時投放魚苗
魚種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抗病能力。春放魚種應選擇規格齊整、魚體有光澤、游動活潑、溯水性強、身軀肥滿、鱗片與鰭條完整無損、無畸形的健康魚種。適時的放養時機應是春季水溫達8-12℃時。此時魚的鱗片緊密,活力弱,不易受傷感染。放養時應選擇晴好天氣,切忌雨雪刮風天氣放養。地點應選擇在池塘避風向陽處,將盛魚容器放入水中稍傾斜,讓魚自行游入池中,減小對魚種的應激。
3、魚種、養殖工具消毒
在放養前都應對魚苗進行魚體消毒處理,以防止把病原體帶入魚塘。消毒采用藥浴法,常用3-5%食鹽水浸泡5-15分鐘或高錳酸鉀15-20ppm浸泡10-15分鐘。實際操作中,具體浸浴時間可根據魚的忍耐程度而靈活掌握。一般養殖過程中養殖戶常常是注意了魚種的消毒,卻沒有對需使用的魚具進行消毒。因此建議:魚網、魚桶、篩網等工具應該在使用前經陽光曝曬1-2天,也可用高濃度的漂白粉、氯制劑等溶液浸泡消毒,防止魚病的傳播。
4、合理放養密度及混養比例
來源:安徽農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