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長黃金周,有人外出旅游,有人逛街購物。景區爆滿、路上爆堵,旅游消費市場的“井噴”式增長令人咋舌;與此同時,商業消費市場也搭上假日經濟的快車,民眾的消費熱情被長假充分激活,全國上下從北至南都呈上一場盛大的假日經濟“盛宴”,給原本蕭瑟的國內消費市場也注入了一抹亮色。
然而,也有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國人的消費潛力不容小覷,假日消費的火爆正是居民消費需求充分釋放的表現,但假日消費和假日經濟并不具備可持續性,如何在經濟環境不佳的情況下擴大內需、刺激居民消費需求的釋放仍是未來經濟面臨的難題之一。
京城:買金如買菜逛街似打仗
國慶長假期間,國際金價觸及2012年的新高1795.7美元/盎司,而國內黃金消費市場也同樣紅紅火火。10月6日早上9點不到,素有中國黃金第一家之稱的菜百商場尚未開門營業,但門外已經有好幾十名顧客在“翹首企盼”。“不這么早來選不到啊,我昨天下午來過一次,人山人海的,擠了二十分鐘也沒擠到柜臺前,看看都費勁更別說好好選購了,都跟菜市場一樣了。”一位來為孩子選購金飾的張女士抱怨說。
“黃金周”期間,一向生意火爆的菜百更是人滿為患,千足金428元每克的高價絲毫未影響到顧客的采買熱情,黃金首飾柜臺前里三層外三層的選購人群,收銀臺處長達數十米的排隊隊伍,都彰顯著黃金消費市場的熱度。一位顧客調侃,“菜百的人絕不亞于任何一個熱門旅游景點,選購黃金的人潮堪比故宮,排隊交費的長隊如同長城。”
據了解,在國際金價走高以及黃金周消費的帶動之下,包括菜百和國華商場在內的金店國慶期間黃金銷量同比上漲幅度達到三成至六成。6日下午,一位顧客從菜百買走了價值3500萬元的95公斤投資金條,這也是菜百歷史上最大的一筆個人買單。
同樣生意火爆的還有北京的各大商場。李女士“十一”期間沒有外出旅行安排,打算趁著假日各大商場大力度促銷打折的時候“掃貨”,犒勞一下自己和家人,但逛了幾次街后,李女士也不免抱怨,“活動力度挺大,但人也太多了,跟打仗似的,試雙鞋子喊半天也沒人顧上招呼,試衣間也都是人,太費勁了。”
來源:中國證券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