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水稻研究所30日表示,隨著產量不斷增加,菲律賓正逐步接近實現大米自給自足的目標。
菲水稻研究所當天發表聲明,強調對菲律賓在2013年底前實現大米自給自足保持樂觀。該所社會經濟學家波爾蒂稱,菲律賓在2011年大米自給率已達92%,大米進口量降至80萬至90萬噸。
波爾蒂透露,2000年至2010年期間,菲律賓大米產量每年增加超過42.8萬噸;2010年至2011年,菲律賓大米產量增加91萬噸。而菲律賓水稻種植面積近年來增加的相當一部分來自非灌區,收成依賴于天公作美,隨著政府未來推動實施各項灌溉工程,灌區面積持續擴大有望使產量擺脫靠天吃飯的局面,進一步提高菲律賓大米生產的穩定性。
波爾蒂也呼吁菲律賓民眾減少浪費大米。她表示,每個菲律賓人平均每天浪費9克米飯,如果能節約下來,足以為200萬饑餓民眾提供一年口糧。
菲水稻研究所執行董事拉斯科強調,糧食不足已成為全球性現象,菲律賓必須實現大米自給。“以前菲律賓從越南和泰國進口大米,現在從更遙遠的印度進口大米,但如果各國大米出口都減少,我們能從哪里買呢?”。(張明)
來源:中新社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