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秋冬種基本結束。據農業部農情調度,今年冬小麥、冬油菜面積穩中略增,播種質量有所提高,冬前管理措施落實到位,當前長勢較好,北方冬小麥陸續進入越冬期。今年秋冬種生產主要特點:
一是糧油面積穩中略增。今年國家及早公布并再次提高小麥最低收購價,各地加大政策落實和宣傳力度,調動農民種麥積極性。據12月初農情調度,預計今年全國秋冬種糧食作物面積4.0億畝,比去年增加410萬畝。其中,冬小麥3.4億畝,增加70多萬畝;冬油菜面積1.02億畝,增加170多萬畝。
二是種植結構繼續優化。各地大力發展冬季農業,開發利用冬閑田,擴大冬種馬鈴薯、鮮食玉米、蔬菜、飼料及綠肥等作物,拓寬農民增產增收的渠道。據農情調度,預計今年全國秋冬種農作物7.0億畝,比上年增加1270多萬畝,其中冬種馬鈴薯增加250多萬畝,冬種蔬菜增加460多萬畝,綠肥增加70多萬畝。同時,品種、品質結構進一步優化,優質專用小麥、“雙低”油菜面積進一步擴大。據統計,全國優質專用小麥面積比上年擴大310萬畝,占冬小麥總面積的73.5%;“雙低”油菜面積增加300萬畝,占冬油菜總面積的92%。
三是適墑適期播種面積大。秋播以來,北方冬麥區大部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4倍,土壤墑情是2008年以來同期最好的一年。盡管冬小麥受部分地區玉米收獲推遲和土壤過濕影響而始播期推遲,但10月中旬后冬麥區天氣晴好,各地抓住有利時機,加快整地播種進度,冬小麥基本實現適期播種,適墑播種面積明顯大于往年。河北省小麥適期播種面積達到96.2%,適墑播種面積達90%以上。山東適期適墑播種面積達96%。
四是播種質量有所提高。各級農業部門科學確定主導品種,合理進行品種布局,大力推廣深松整地、播后鎮壓、藥劑拌種、測土配方施肥、機械施肥等抗災增產節本技術,技術普及率明顯提高,播種質量是近幾年最好的一年。安徽省深耕深松面積占旱地麥面積的34%,比去年提高18個百分點;播后鎮壓面積48.6%,提高11個百分點。山東省播后鎮壓覆蓋率達到90%以上,深耕深松率達到25%,均提高5-10個百分點。湖北省小麥藥劑拌種率達到57.6%,提高6.1個百分點。
來源:農業部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