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針,以農業和物理防治為基礎,以生物防治為核心,按照病蟲害發生規律,科學使用化學防治技術,有效控制病蟲危害。
一、農業防治
選用抗病蟲的品種,用非化學藥劑處理種子、苗木等。加強栽培管理,通過多施有機肥、配方施肥、果園生草、深翻改土、合理修剪、疏花疏果等措施,增強樹勢,提高果樹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徹底剪除病蟲枝梢,摘除病蟲葉果,刮除粗老翹皮裂縫,清掃枯枝落葉,鏟除病蟲越冬場所。
二、物理防治
利用黑光燈、糖醋液、性誘劑、高壓撲蟲器等誘殺成蟲。
三、生物防治
人工釋放赤眼蜂,保護和利用瓢蟲、草青蛉、捕食螨等天敵,土施白僵菌等消滅害蟲。
四、化學防治
根據防治對象的生物特性和危害特點,提倡使用生物源農藥,礦物源農藥和低毒有機合成農藥。有限度地使用中毒農藥,禁止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
可以使用的各類農藥品種
1.禁止使用的農藥
包括甲拌磷、乙拌磷、久效磷、對硫磷、甲胺磷、甲基對硫磷、甲基異柳磷、氧化樂果、磷胺、克百威、涕滅威、滅多威、殺蟲脒、三氯殺螨醇、克螨特、滴滴梯、六六六、林丹、氟化鈉、氟乙酰胺、福美砷及其他砷制劑等。未核準登記的農藥也嚴禁使用。
2.科學合理使用農藥
嚴格執行檢疫制度,加強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做到針對性的適時用藥。未達到防治指標或益害蟲比例合理的情況下可不用藥;需用藥時,要根據天敵發生特點,合理選擇農藥種類、施用時間和方法,盡量保護天敵。注意不同作用機理的農藥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以延緩害蟲和病菌產生抗藥性。嚴格按使用濃度等要求正確用藥,施藥力求均勻周到,以提高防治效果。
來源:益農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