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分蘗能力很強,并且存在跳根(即隨著韭菜分蘗有層次地逐步上移,韭菜的生根位置也不斷上升)現象,這樣持續生長往往就會導致韭菜定植三四年后,產量及質量大幅降低,菜農就必須重新種植韭菜,這樣才能保證優質高產。那么,如何能夠保證韭菜持續生長,且延續更多年呢?為此記者先后到壽光市文家街道的白韭菜種植專業村先鋒營及青韭菜種植專業村文家村進行采訪,看看他們是如何種植韭菜的。
合理確定韭畦間距
據壽光市文家街道菜農許國民告訴記者說,因為白韭菜及青韭菜在冬季時的生產過程不同,也就是白韭菜在生產時需要覆土,而青韭菜不需要覆土,所以兩種韭菜的韭畦之間的間距也就有所不同。
像青韭菜,因為在冬季生產時不需要覆土,而是只要預留出架風障的地方及行走操作的地方即可,所以韭畦之間的距離在0.8米左右即可。而白韭菜,因為在冬季時需要從韭畦的前面就近取土,并且取土量比較大,這樣除了在兩韭畦之間預留出架風障的地方之外,還需要留出便于取土的地方,所以韭畦之間的寬度要大,一般兩韭畦之間的間距在1.6米左右為好。
科學密植 延長韭菜種植年限
記者在壽光市文家街道采訪時,不少菜農向記者反映,韭菜在定植時種植過密,雖然能夠迅速取得高產,但是也很容易因為韭菜分蘗過快,導致韭菜的產量及質量在定植3年左右就迅速降低,菜農不得不重新進行育苗更新,費工費力,所以在定植時要注意合理密植。
來源:江蘇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